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铁路养护与维修论文--铁路养护、维修机具和机械化论文

捣固车轨道参数自动引导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2页
   ·课题背景与捣固车简介第11-15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捣固车的用途及AGC的概念第13-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第15-27页
   ·本论文的技术难点第27-29页
   ·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0页
   ·论文的框架第30-32页
第二章 捣固车自动引导系统概述第32-43页
   ·捣固车控制系统组成第32-35页
   ·AGC硬件构成第35-37页
   ·AGC系统的软件构成第37-41页
     ·AGC系统功能第39-40页
     ·AGC系统工作过程第40页
     ·AGC的操作系统选用第40-41页
     ·开发工具的选择第41页
   ·系统整体设计第41-42页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铁路线路作业参数计算的数学模型的创建第43-94页
   ·铁路轨道概述第44-48页
     ·铁路曲线的线型第45-47页
     ·单弦法整正曲线的基本原理第47-48页
   ·线路方向的偏差检测及整正原理第48-55页
     ·单弦检测系统中的三点式检测原理第50-51页
     ·单弦检测系统中的四点式检测原理第51-52页
     ·线路方向整正后的残留偏差分析第52-55页
   ·修正值计算原理第55-59页
     ·三点法检测拨道数学模型第55-56页
     ·三点法修正值计算数学模型第56-57页
     ·四点法检测修正值计算原理第57-58页
     ·四点法修正值计算数学模型第58-59页
   ·修正值的计算第59-77页
     ·三点法检测拨道修正值计算第59-61页
     ·四点式检测拨道修正值计算第61-62页
     ·轨道线型的构成第62-65页
     ·正矢修正值计算方程的具体实现第65-77页
   ·起道抄平系统原理第77-84页
     ·纵向水平检测起道原理及起道计算模型第78-79页
     ·横向水平检测起道原理及超高计算模型第79-83页
     ·横纵平综合检测及起道原理第83-84页
   ·计算方程的正确性验证第84-93页
     ·对线路平面的线型方程验证的方法第84-87页
     ·对轨道线路数学模型采用人工验算的方式进行验证第87-93页
   ·本章小结第93-94页
第四章 作业参数计算的程序实现第94-143页
   ·铁路线型的表达方式第95页
   ·数据的组织结构第95-110页
     ·原始数据输入表的结构第97-102页
     ·线路计算数据表的构造第102-109页
     ·图型数据表的构造第109-110页
   ·铁路设计的原始数据到图形数据的转换第110-114页
   ·表格数据与图形数据的通信第114-119页
   ·数据兼容性第119-121页
   ·坐标变换的原理及实现方法第121-122页
   ·计算模型的实现第122-133页
     ·数据的预处理第123-125页
     ·矢计算第125-126页
     ·超高计算第126-127页
     ·捣固车工作过程分析第127-128页
     ·实时问题的解决方案第128页
     ·实时计算管理的实现第128-130页
     ·实时计算过程第130-133页
   ·数据合理性检查第133-137页
     ·语法检查规则第134页
     ·语法检查的实现第134-137页
   ·捣固车AGC系统与作业控制单元数据交换任务分析第137-142页
     ·PCI接口的D/A板第138-139页
     ·TCP/IP网络接口第139-141页
     ·虚拟接口第141-142页
   ·本章小节第142-143页
第五章 AGC系统正确性的验证第143-156页
   ·解算数据正确性的验证第143-153页
     ·典型验算1:发现并更正一个程序缺陷第144-146页
     ·典型验算2:正确的超高验算第146-147页
     ·典型验算3:正确的起道验算第147-148页
     ·与国外同类产品比较第148-152页
     ·验算总结第152-153页
   ·系统硬件部分正确性的验证第153-154页
   ·在实验线路装车实地验证系统的正确性第154页
     ·替代GVA试验第154页
     ·替代ALC试验第154页
   ·AGC系统投入工程现场试用验证系统的正确性第154-155页
   ·本章总结第155-15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56-159页
   ·论文的研究工作总结第156-157页
   ·主要创新点第157-158页
   ·未来的工作展望第158-159页
参考文献第159-166页
致谢第166-167页
附录A: 正矢测量数据比对表第167-169页
附录B: 超高验算数据表第169-170页
附录C: 起道量验算数据表第170-171页
附录D: 现场测试报告第171-175页
附录E: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空公司持续创新导向的SOA研究
下一篇:不确定环境下的高速公路PPP项目定价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