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中小型企业、乡镇企业论文

论中小企业融资效率

导论第1-28页
 一、 论文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17-21页
 二、 研究综述和思路第21-26页
 三、 主要的研究方法第26-28页
第一章 从战略上确定中小企业的地位第28-49页
 第一节 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贡献的积极功能第29-40页
  一、 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第30-34页
  二、 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第34-37页
  三、 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实现。第37-39页
  四、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应付经济周期的“调节器”,能够增强国民经济抗御经济风险的能力。第39-40页
 第二节 世界各国中小企业规模发展状况及趋势第40-44页
  一、 OECD国家企业平均规模的变化第41-42页
  二、 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企业平均规模的变化第42-43页
  三、 中国企业平均规模的变化趋势第43-44页
 第三节 我国的中小企业构成第44-49页
第二章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渠道及效率低下原因分析第49-81页
 第一节 中小企业融资的方式第49-57页
  一、 小企业融资的内涵第49-51页
  二、 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第51-52页
  三、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第52-57页
 第二节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评价第57-65页
  一、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综述第57页
  二、 企业融资效率的综合评价第57-59页
  三、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综合评价第59-65页
 第三节 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及融资效率低下的原因第65-76页
  一、 小企业融资特点第65-67页
  二、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企业整体融资效率不高第67-68页
  三、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低下的原因及表现第68-76页
 第四节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第76-81页
第三章 构建科学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体系第81-107页
 第一节 金融改革的宏观形势与任务第81-85页
 第二节 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现状第85-90页
  一、 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现状第85-86页
  二、 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第86-90页
 第三节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低下的经济学分析第90-107页
  一、 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经济学假定分析第90-91页
  二、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效率低下---商业银行“惜贷”现象产生的原因第91-93页
  三、 消除中小民营企业融资中银行“惜贷”现象的可行性分析第93-96页
  四、 银行提高对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必要性分析第96-98页
  五、 加强金融市场的改革与竞争,提高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效率第98-103页
  六、 进行金融创新,进一步拓展间接融资渠道第103-107页
第四章 促进民营银行发展,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第107-118页
 第一节 民间银行的“所有制歧视”带来的金融低效对国民经济的损失第107-112页
 第二节 发展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第112-118页
  一、 增量发展模式第112-114页
  二、 存量改造模式第114-116页
  三、 存量改造发展民营银行的方式第116-118页
第五章 发挥中小商业银行优势  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第118-134页
 第一节 我国的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状况第118-120页
 第二节 中小银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优势第120-121页
 第三节 中小商业银行急需解决的问题第121-122页
 第四节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对策第122-134页
  一、 中小商业银行发展原则第122-124页
  二、 中小商业银行必须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第124-127页
  三、 清理中小银行的不良资产第127-128页
  四、 对中小银行进行重组并完善相关制度安排第128-134页
第六章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第134-148页
 第一节 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意义第134-140页
  一、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必须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第135-136页
  二、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应当尊重市场、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第136-137页
  三、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第137-138页
  四、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必须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第138页
  五、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必须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138-140页
 第二节 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板块市场体系第140-148页
  一、 建立中小企业板时机已经成熟第140-141页
  二、 美国的小额证券市场发展的启示第141-148页
第七章 大力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第148-163页
 第一节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简要回顾第148-152页
  一、 同股票市场相比,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明显不足第148-151页
  二、 未来我国企业债券发展面临重大机遇第151-152页
 第二节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52-155页
  一、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状况第152-154页
  二、 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第154-155页
 第三节 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条件和时机基本成熟第155-163页
  一、 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条件基本具备第155-156页
  二、 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推进中小企业进行债券融资第156页
  三、 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措施第156-163页
第八章 开发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作用第163-180页
 第一节 非正规金融的表现形式第163-166页
 第二节 非正规金融的组成第166-168页
  一、 正规金融的直接金融的特点第166-167页
  二、 非正规金融的间接融资的特点第167-168页
 第三节 非正规金融存在的优势及本身不足第168-173页
  一、 非正规金融的优势第168-170页
  二、 非正规金融的不足第170-173页
 第四节 非正规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第173-175页
  一、 降低风险功能第173-174页
  二、 资源配置功能第174页
  三、 监督与控制功能第174页
  四、 便利交易功能。第174-175页
 第五节 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第175-177页
  一、 二者具有替代关系(竞争关系)第175-176页
  二、 二者具有互补关系第176-177页
 第六节 对开发非正规金融的政策建议第177-180页
附录:参    考    文    献第180-191页
后   记第191-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普京的社会发展道路
下一篇: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