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Summary | 第3-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8-15页 |
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2 秸秆的微生物处理方法 | 第9页 |
3 发酵秸秆的菌种的要求 | 第9页 |
4 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种类 | 第9-11页 |
·霉菌产生的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 | 第10页 |
·绿色木霉的纤维素降解的酶系 | 第10-11页 |
5 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种类 | 第11-12页 |
·白腐真菌的生物学背景 | 第11-12页 |
·白腐真菌木质素降解酶系 | 第12页 |
6 混菌发酵的研究概况与进展 | 第12-13页 |
7 产纤维素酶真菌混合发酵的应用前景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不同绿色木霉菌株固态发酵酶活性的研究 | 第15-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5-19页 |
·试验材料 | 第15-17页 |
·试验设计 | 第17页 |
·试验方法 | 第17-19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1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31页 |
·绘制葡萄糖标准曲线 | 第19-20页 |
·不同绿色木霉菌株在培养基上的滤纸酶活测定 | 第20-22页 |
·不同绿色木霉菌株在培养基上的C_1酶活性测定 | 第22-25页 |
·不同绿色木霉菌株在培养基上的C_X酶活测定 | 第25-27页 |
·不同绿色木霉菌株在培养基上的C_B酶活测定 | 第27-29页 |
·稻草培养基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 | 第29-30页 |
·小麦培养基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降解率 | 第30-31页 |
3 小结 | 第31-33页 |
·初筛菌株的确定 | 第31-32页 |
·复筛菌株的确定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混合菌固态发酵降解秸秆的研究 | 第33-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6页 |
·试验材料 | 第33-34页 |
·试验设计 | 第34-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平菇产木质素酶的测定结果 | 第36-37页 |
·平菇和绿色木霉的平板拮抗试验结果 | 第37-38页 |
·绿色木霉BS和平菇组合对不同秸秆培养基的混合发酵测定 | 第38-40页 |
·绿色木霉化L4C和平菇组合对不同秸秆培养基的混合发酵测定 | 第40-43页 |
3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混菌发酵组合条件的优化 | 第44-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6页 |
·试验材料 | 第44-45页 |
·试验设计 | 第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46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60页 |
·混菌在培养基上的优化情况 | 第46-55页 |
·正交试验筛选最佳发酵条件 | 第55-60页 |
3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两级离体消化试验 | 第61-6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64页 |
·试验材料 | 第62-63页 |
·试验方法 | 第63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63-6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4页 |
3 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整体结论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导师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