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燃气轮机(燃气透平)论文--设计、计算论文

低压涡轮叶片冷却结构优化设计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课题目的和意义第10-14页
   ·涡轮冷却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9页
     ·带肋通道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交错肋冷却结构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扰流柱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9-20页
第2章 数值计算方法第20-27页
   ·引言第20页
   ·数值方法第20页
   ·控制方程第20-25页
     ·基本控制方程第20-21页
     ·湍流模型第21-25页
   ·耦合计算方法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交错肋通道的数值模拟第27-51页
   ·引言第27页
   ·平板交错肋的流动和换热研究第27-40页
     ·计算方案与计算方法第27-29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29-35页
     ·改进模型的换热和流阻特性第35-36页
     ·改进模型与原型综合对比第36-39页
     ·综合换热效果第39-40页
   ·梯形交错肋的流动和换热研究第40-49页
     ·计算方案与计算方法第40-41页
     ·梯形交错肋的流动和换热特性第41-43页
     ·梯形交错肋与平板交错肋的流动和换热对比第43-47页
     ·综合换热效果第47-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低压涡轮叶片气热耦合数值模拟第51-78页
   ·引言第51-52页
   ·计算方案和方法第52-56页
     ·涡轮叶片冷却结构方案第52-54页
     ·计算模型及网格划分第54-56页
     ·气冷叶片边界条件设置第56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6-76页
     ·气冷结构的换热效果和对叶片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第56-58页
     ·主流道截面压力和温度分布第58-61页
     ·不同内冷结构情况下叶片表面温度分布第61-70页
     ·叶片表面热流密度及内冷结构换热系数分布第70-73页
     ·流动过程中的压力损失第73-76页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4-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湿跨音速转子旋转失速特性数值研究
下一篇:柴油机连杆强度计算分析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