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花生论文

不同花生品种氮素营养效率差异及生理机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1 前言第13-22页
   ·目的意义第13页
   ·氮效率的含义与评价第13-14页
   ·植物氮素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第14页
   ·作物氮素高效利用基因型的筛选指标第14-17页
     ·筛选方法第15页
     ·筛选时期和筛选压力第15页
     ·筛选指标第15-17页
       ·形态学的指标第15-16页
       ·生理生化指标第16-17页
   ·植物氮高效的生理机制研究进展第17-19页
     ·根系吸收活力和动力学特征第17-18页
     ·氮代谢关键酶第18页
     ·其它营养元素的供应状况第18-19页
   ·花生需肥规律第19-22页
     ·花生需肥量第19页
     ·花生中矿质营养的分配第19-20页
     ·花生需肥原则第20-21页
     ·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第21-22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实验一第22-23页
     ·供试品种第22页
     ·试验设计第22页
     ·测定方法与项目第22-23页
       ·植株性状与干物质、氮素积累第22页
         ·花生功能叶光合特性第22-23页
         ·花生功能叶净光合速率第22-23页
         ·花生功能叶荧光参数第23页
       ·叶绿素含量第23页
       ·根系活力测定第23页
       ·测产、考种第23页
       ·籽仁蛋白质含量第23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3页
   ·实验二第23-24页
     ·供试品种第23页
     ·试验设计第23-24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4页
       ·生物量测定及含氮量测定第24页
       ·叶面积测定第24页
       ·根系指标测定第24页
         ·花生功能叶光合特性第24页
       ·叶绿素 SPAD 值测定第24页
       ·计算方法第24页
   ·实验三第24-26页
     ·供试品种第24-25页
     ·试验设计第25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25-2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6-50页
   ·花生苗期生长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第26-30页
     ·氮素水平对花生生物量积累的影响第26-27页
     ·氮素水平对花生根系活力的影响第27页
     ·氮素水平对花生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第27-28页
     ·氮素水平对花生功能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第28-29页
     ·氮素水平对花生功能叶 SPAD 值的影响第29-30页
   ·不同花生品种苗期氮素营养效率差异及生理机制第30-39页
     ·供氮对不同花生品种苗期生物量与氮素积累量的影响第30-32页
       ·不同花生品种苗期生物量与氮素积累量第30-32页
       ·花生氮素效率相关指标耐低氮指数第32页
     ·根据氮素利用将花生品种分类第32-33页
     ·不同花生品种根系性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第33-36页
       ·不同花生品种根系性状第33-34页
       ·不同花生品种根系性状耐低氮指数第34-35页
       ·不同花生品种根系指标相对值与生物量的相关系数第35-36页
     ·不同花生品种光合特性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第36-37页
       ·不同花生品种光合特性绝对值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第36页
       ·不同花生品种光合特性相对值差异第36-37页
       ·不同花生品种光合荧光参数与相对生物量的相关系数第37页
     ·不同花生品种叶面积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第37-39页
       ·不同花生品种叶面积第37-38页
       ·不同花生品种叶面积性状耐低氮指数第38-39页
       ·不同花生品种叶片形态性状与生物量的相关系数第39页
   ·不同花生品种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差异与分类第39-50页
     ·施氮水平下不同花生品种产量的差异第39-40页
     ·施氮水平下不同花生品种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第40-44页
       ·施氮水平下不同花生品种干物质积累的差异第40-41页
       ·施氮水平下不同花生品种氮素积累量的差异第41-42页
       ·施氮水平下不同花生品种氮素生理利用率的差异第42页
       ·施氮水平下不同花生品种经济系数的差异第42-44页
     ·施氮水平下不同花生品种收获期植株性状的差异第44页
     ·不同品种光合生理生态差异第44-48页
     ·施氮水平下不同基因型花生产量性状的差异第48-50页
4 讨论第50-54页
   ·不同花生品种氮高效的机理第50页
   ·不同品种氮素吸收效率与根系指标的关系第50-52页
   ·不同品种氮素利用效率及相关指标第52页
   ·不同氮效率品种生理效应的差异第52-54页
5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62页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松和控释尿素对玉米氮素吸收、分配与利用的影响
下一篇:花生油脂合成关键酶基因GPAT9和LPAAT的分子特征及在籽仁中的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