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课题研究技术思路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课题研究流程 | 第13页 |
·学术理论与方法支持 | 第13-14页 |
·课题创新点 | 第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可用性研究综述与分析 | 第15-26页 |
·现行标准中的可用性定义 | 第15-16页 |
·专家学者对可用性的学术研究 | 第16-18页 |
·SHACKEL的可用性评价模型 | 第17页 |
·NIELSEN的可用性评价模型 | 第17-18页 |
·其他可用性评价模型 | 第18页 |
·大视角的可用性—注重用户情感 | 第18-19页 |
·基于用户情感的主观感知可用性的相关研究与分析 | 第19-25页 |
·产品属性表现的可用性与用户感知的关系 | 第20页 |
·产品属性中的用户感知评估可用性模型 | 第20-21页 |
·外观可用性对用户感知以及产品设计的作用 | 第21-22页 |
·感知可用性在实际产品中的指导 | 第22-24页 |
·本文重点讨论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个人消费电子产品的可用性及用户情感研究 | 第26-42页 |
·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可用性的针对主观感知方面的研究整理 | 第26-27页 |
·个人消费电子产品的特征与产品属性的分析与总结 | 第27-30页 |
·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可用性中的用户情感分析 | 第30-32页 |
·基于用户情感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可用性研究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第32-34页 |
·基于用户情感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可用性研究的主要成分 | 第34-36页 |
·建立基于用户情感的个人消费电子产品的可用性评价模型 | 第36-41页 |
·原始因素的产生与选定 | 第38-40页 |
·原始评价模型的问题筛选与数据收集统计 | 第40页 |
·结果讨论方法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用户情感的平板电脑的可用性评价模型应用 | 第42-57页 |
·原始评价模型的设计与筛选 | 第42-45页 |
·数据收集与结果讨论 | 第45-55页 |
·参与者背景描述统计 | 第46页 |
·参与者使用平板电脑的背景统计 | 第46-48页 |
·因子分析统计 | 第48-55页 |
·平板电脑可用性的最终评价模型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基于用户情感的平板电脑可用性测试 | 第57-71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实验参与者 | 第58-59页 |
·实验对象选择 | 第59-62页 |
·实验任务 | 第62-64页 |
·因变量 | 第64页 |
·自变量 | 第64页 |
·实验过程记录 | 第64-6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5-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总结 | 第71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