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梅清诗歌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4页
中文文摘第4-6页
目录第6-8页
绪论第8-14页
 一、研究现状综述第8-12页
 二、选题理由和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一章 梅清家世及交游第14-54页
 第一节 梅清家世渊源——“诗礼簪缨”第14-25页
  一、家风第16-20页
  二、家学——“诗是吾家事”第20-25页
 第二节 交游第25-54页
  一、京师达官显宦:徐元文、王士祯、汪琬第26-31页
  二、同里好友:施闰章、蔡瑶、俞绶第31-38页
  三、遗民友人:方文、戴本孝、汤燕生、余怀第38-44页
  四、方外之友:石涛、半山和尚、倪正第44-54页
第二章 地域文化对梅清其人其诗的影响第54-68页
 第一节 宣城山水自然对文学创作性情的激发感染第55-60页
 第二节 人文环境对梅清审美情趣的影响第60-68页
  一、敬亭山与宣城山水及诗歌文化景观第60-63页
  二、“温柔敦厚”的乡俗士风及“宣城诗教”第63-64页
  三、宣城尚佛习俗与士僧交游第64-68页
第三章 梅清诗歌创作第68-112页
 第一节 梅清诗集的编刻情况第68-72页
 第二节 梅清“诗凡数变”论析第72-99页
  一、生平经历对诗歌风格的影响第72-88页
  二、游历与梅清诗歌创作的关系第88-98页
  三、“往复有定则,变化惟自然”第98-99页
 第三节 拟古乐府诗创作——仿古为词,寓以己意第99-106页
  一、旧题新意,新题新意第100-103页
  二、弃本辞取歌辞,欲追寻乐府古调第103-106页
 第四节 山水诗创作第106-112页
  一、清新朴秀之风第106-109页
  二、情景交融,寄兴抒怀,余韵悠长第109-112页
结语第112-114页
附录第114-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40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40-142页
致谢第142-144页
个人简历第144-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颜延之《庭诰》研究
下一篇:晏殊诗词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