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延之《庭诰》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章 颜延之生平及《庭诰》的创作背景 | 第17-23页 |
第一节 颜延之生平 | 第17页 |
第二节 《庭诰》的创作背景 | 第17-23页 |
第二章 《庭诰》的流传与辑佚 | 第23-31页 |
第一节 《庭诰》的流传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庭诰》的辑佚 | 第24-31页 |
第三章 《庭诰》主要的思想内容 | 第31-47页 |
第一节 《庭诰》对儒家传统家教内容的继承 | 第31-35页 |
第二节 《庭诰》对儒家传统家教内容的拓展 | 第35-38页 |
第三节 佛、道思想对《庭诰》的影响 | 第38-41页 |
第四节 《庭诰》与颜延之的文学观 | 第41-47页 |
第四章 《庭诰》的形式特点 | 第47-57页 |
第一节 《庭诰》的文体特征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庭诰》中的用典 | 第48-51页 |
第三节 《庭诰》中的对偶 | 第51-54页 |
第四节 《庭诰》中的用词 | 第54-57页 |
第五章 《庭诰》的价值和影响 | 第57-63页 |
第一节 《庭诰》的价值 | 第57-58页 |
第二节 《庭诰》的影响 | 第58-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