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2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模型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 ·模型研究进展 | 第14页 |
| ·模型的结构与功能 | 第14-15页 |
| ·模型在黄土高原的应用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 ·试验站概况 | 第16页 |
| ·试验设计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页 |
| ·试验方案 | 第17-19页 |
| ·延安和静宁果园产量和土壤水分与养分的调查与实测 | 第17页 |
| ·模型数据库组建和模型验证修订 | 第17-18页 |
| ·延安和静宁果园水分生产力模拟研究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苹果园地深层土壤水分与养分特征 | 第19-27页 |
| ·延安和静宁旱作果园深层土壤水分特征 | 第19-21页 |
| ·延安和静宁不同生长年限果园深层土壤水分含量 | 第19-20页 |
| ·延安和静宁苹果园地深层土壤干层分布特征 | 第20页 |
| ·果园深层土壤干燥化强度评价 | 第20-21页 |
| ·延安和静宁旱作果园深层土壤养分特征 | 第21-26页 |
| ·土壤有机质含量 | 第21-22页 |
| ·土壤全氮含量 | 第22-23页 |
| ·土壤速效氮含量 | 第23页 |
| ·土壤全磷含量 | 第23-24页 |
| ·土壤速效磷含量 | 第24-25页 |
| ·土壤全钾含量 | 第25页 |
| ·土壤速效钾含量 | 第25-26页 |
| ·小结 | 第26-27页 |
| 第四章 EPIC 模型数据库组建与模型验证 | 第27-34页 |
| ·EPIC 模型中气象数据库组建 | 第27-29页 |
| ·气象数据库参数的设定 | 第27-28页 |
| ·气象数据库逐月气象要素统计变量计算 | 第28-29页 |
| ·EPIC 模型中土壤数据库组建 | 第29-30页 |
| ·EPIC 模型中作物数据库组建 | 第30-31页 |
| ·模型在试验地区的应用验证 | 第31-34页 |
| 第五章 不同种植密度旱作果园水分与产量效应模拟 | 第34-41页 |
| ·模拟试验方案 | 第34页 |
| ·不同密度处理果园产量变化 | 第34-35页 |
| ·不同密度处理果园干旱胁迫程度变化 | 第35-36页 |
| ·不同密度处理果园 0~15 m 土壤有效含水量变化 | 第36-38页 |
| ·不同密度果园 0~15 m 土层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变化 | 第38-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六章 不同施氮水平旱作果园水分与产量效应模拟 | 第41-50页 |
| ·模拟试验方案 | 第41页 |
| ·不同施氮量处理果园产量变化特征 | 第41-42页 |
| ·不同施氮量处理果园肥料增产率、氮肥和干旱胁迫程度变化 | 第42-43页 |
| ·不同施氮量处理果园 0~15 m 土壤有效含水量变化 | 第43-46页 |
| ·不同施氮量处理果园 0~15 m 土层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变化 | 第46-48页 |
| ·小结 | 第48-5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0-54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果园实地测定结果 | 第50页 |
| ·模拟结论 | 第50-51页 |
| ·讨论 | 第51-54页 |
| ·关于不同密度和氮肥措施下果园水分生产力比较 | 第51-52页 |
| ·关于模拟方法 | 第52页 |
| ·关于果园的密度和氮肥筛选结果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作者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