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与沿海省区供需互补性变化及其对区际贸易影响研究--基于市场化改革进程时期1992-2010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1. 绪论 | 第15-29页 |
·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15-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6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6-17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17-19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9-21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总体框架与内容安排 | 第21-23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经济区 | 第23-24页 |
·区际贸易 | 第24页 |
·需求满足度 | 第24-25页 |
·沿海省区与内陆省区 | 第25-26页 |
·创新点与本文的不足 | 第26-29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6-27页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27-29页 |
2. 理论分析工具与研究文献综述 | 第29-52页 |
·产业区位理论 | 第29-35页 |
·古典区位理论 | 第30页 |
·近代区位理论 | 第30-31页 |
·新古典区位理论 | 第31-32页 |
·当代区位理论 | 第32-34页 |
·梯度推移理论 | 第34-35页 |
·我国产业区位的最新研究进展 | 第35-39页 |
·FDI在我国的区位选择 | 第35-37页 |
·制造业的区位选择 | 第37-39页 |
·区际贸易相关理论回顾 | 第39-46页 |
·古典贸易理论 | 第39-41页 |
·要素禀赋理论 | 第41页 |
·新贸易理论 | 第41-45页 |
·新经济地理贸易理论 | 第45-46页 |
·我国区际贸易的近期研究进展 | 第46-52页 |
·区际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第47-48页 |
·对东西部区际贸易利益的研究 | 第48-49页 |
·对区际贸易壁垒的研究 | 第49-51页 |
·对区际贸易流量的估算研究 | 第51-52页 |
3. 我国区域间供需互补性的形成基础 | 第52-80页 |
·历史累积与经济制度基础 | 第52-55页 |
·自然资源基础 | 第55-63页 |
·影响产业区位选择的自然资源因素分布 | 第55-62页 |
·自然因素影响下的区域产业发展 | 第62-63页 |
·社会经济基础 | 第63-71页 |
·经济发展总体水平 | 第64-65页 |
·区际生产要素成本水平 | 第65-67页 |
·交通、物流、信息基础设施 | 第67-68页 |
·投资软环境发育水平 | 第68-70页 |
·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的区域产业发展 | 第70-71页 |
·地区产业专业化基础 | 第71-80页 |
·产业专业化与供需互补性的关系 | 第72-73页 |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地区产业专业化的变化趋势 | 第73-77页 |
·产品区域集中度的变化 | 第77-80页 |
4. 内陆与沿海及重点省区间的供求互补性变动分析 | 第80-112页 |
·需求满足度计算与评价尺度 | 第80-84页 |
·需求满足度计算 | 第80-82页 |
·评价尺度 | 第82-83页 |
·行业和产品分类 | 第83-84页 |
·区际供需互补性实证分析:行业层面 | 第84-89页 |
·区际供需互补性的变动态势 | 第84-88页 |
·供需互补性的行业特征分析 | 第88-89页 |
·区际供需互补性实证分析:产品层面 | 第89-112页 |
·区际产品供需互补性变动分析 | 第89-95页 |
·典型省区产品供需互补性变动分析 | 第95-112页 |
5. 供需互补性增强的成效及问题 | 第112-124页 |
·产生的成效 | 第112-117页 |
·促进各省区形成差异化的贸易产品结构 | 第112-114页 |
·既节省土地占用又增加农产品贸易供给 | 第114-115页 |
·强化区际贸易竞争提升能源产业生产效率 | 第115页 |
·推动贸易规模持续增长和流通业更快发展 | 第115-117页 |
·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17-124页 |
·导致运力紧张和高能耗高排放问题 | 第117-118页 |
·我国社会物流总成本水平居高不下 | 第118-120页 |
·区际贸易逆差与发展差距不断增大 | 第120-124页 |
6. 结论、建议及展望 | 第124-132页 |
·结论 | 第124页 |
·建议 | 第124-127页 |
·发展内陆深加工业改变贸易商品结构 | 第124-125页 |
·鼓励民间投资增强区际贸易供给能力 | 第125-126页 |
·完善综合物流体系提高贸易运输效率 | 第126-127页 |
·助推内陆增长极促进区际贸易健康发展 | 第127页 |
·展望 | 第127-132页 |
·新一轮西部开发将提升内陆在区际贸易中的产品结构 | 第127-128页 |
·沿边开放和向西开放将改变内陆的贸易区位劣势 | 第128-130页 |
·建设内陆增长极将推动东中西部产业内贸易快速增长 | 第130-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