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评价指标构建及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中英文缩写词 | 第11-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15页 |
·概述 | 第12-13页 |
·灾害护理能力的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灾害护理 | 第13-14页 |
·护理能力 | 第14页 |
·灾害护理能力 | 第14-15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5-19页 |
·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评价指标的研究 | 第15-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6页 |
·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调查研究 | 第16-19页 |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研究设计 | 第16页 |
·样本量的确定 | 第16页 |
·研究工具 | 第16-17页 |
·资料及数据整理 | 第17页 |
·统计学方法 | 第17-19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9-32页 |
·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体系构建结果 | 第19-24页 |
·专家的基本情况 | 第19-20页 |
·专家的积极性 | 第20页 |
·权威程度 | 第20-21页 |
·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 | 第21-22页 |
·指标的筛选 | 第22-23页 |
·指标的确定 | 第23-24页 |
·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问卷研究结果 | 第24-27页 |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24-25页 |
·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25-27页 |
·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现状 | 第27-32页 |
·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状况 | 第27-28页 |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 第28-29页 |
·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29-31页 |
·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31-32页 |
第4章 讨论与分析 | 第32-43页 |
·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32-33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32页 |
·研究方法的应用评价 | 第32页 |
·专家的代表性 | 第32-33页 |
·专家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 | 第33页 |
·专家协调性 | 第33页 |
·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问卷的编制 | 第33-35页 |
·编制问卷的意义 | 第33-34页 |
·问卷的信度分析 | 第34页 |
·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34-35页 |
·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影响因素 | 第35-43页 |
·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影响本科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因素分析 | 第36-40页 |
·提高护生灾害护理能力的建议与方法 | 第40-43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结论 | 第43页 |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进展 | 第43-44页 |
·创新点 | 第43页 |
·展望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附录 | 第48-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综述 | 第57-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