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目录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 ·本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10页 |
| ·分子动力学模拟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腐蚀损伤演化元胞自动机模拟 | 第13-23页 |
| ·元胞自动机方法的物理模型 | 第14页 |
| ·元胞自动机模型 | 第14-19页 |
| ·元胞空间定义 | 第15页 |
| ·元胞自动机构成 | 第15-19页 |
| ·参数设定 | 第19页 |
| ·金属腐蚀损伤的元胞自动机模拟 | 第19-21页 |
| ·单坑腐蚀损伤演化过程的模拟 | 第20-21页 |
| ·模拟结果分析 | 第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分子动力学方法及分析过程 | 第23-37页 |
| ·分子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 ·原子间作用势函数 | 第24-28页 |
| ·对势 | 第25-26页 |
| ·多体势 | 第26-28页 |
| ·分子动力学模型 | 第28-32页 |
| ·几何模型 | 第28-29页 |
| ·初始条件 | 第29页 |
| ·边界条件 | 第29-31页 |
| ·分子动力学分析过程 | 第31-32页 |
| ·分子动力学求解方法 | 第32-34页 |
| ·分子动力学系综 | 第34-36页 |
| ·系综分类 | 第34-35页 |
| ·系综温度控制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腐蚀损伤处微裂纹萌生及扩展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 第37-50页 |
| ·单晶铝的性质 | 第37页 |
| ·建模 | 第37-39页 |
| ·系综选择和控制方法 | 第39页 |
| ·势函数选择 | 第39页 |
| ·初始化参数设定及加速方法实现 | 第39-42页 |
| ·初始化参数设定 | 第39-40页 |
| ·加速技术 | 第40-42页 |
| ·原子间作用力与运动方程的求解 | 第42-43页 |
| ·原子间作用力 | 第42页 |
| ·原子运动方程求解 | 第42-43页 |
| ·设计程序的基本框架 | 第43-46页 |
| ·模拟过程及其结果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 ·总结 | 第50页 |
| ·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