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1-13页 |
四、研究的意义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甘肃庆阳民间布偶及技艺的概况 | 第14-26页 |
一、庆阳民间布偶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14-16页 |
1、甘肃省庆阳的地域 | 第14页 |
2、民间布偶的发展简述 | 第14-16页 |
二、庆阳民间传统布偶的种类与功能 | 第16-20页 |
1、布偶的品种与类型 | 第16-17页 |
2、布偶的使用功能 | 第17-18页 |
3、布偶的民俗功能 | 第18-20页 |
三、庆阳民间传统布偶的构成特点 | 第20-23页 |
1、布偶造型样板的特点 | 第20-21页 |
2、布偶造型装饰工艺的特点 | 第21-22页 |
3、塑造布偶的填充物 | 第22-23页 |
四、庆阳传统布偶的工艺流程 | 第23-26页 |
第二章 甘肃庆阳民间布偶技艺的承继状况 | 第26-32页 |
一、庆阳“非遗”布偶技艺传承人与布偶技艺的承继关系 | 第26-29页 |
1、“非遗”刺绣、香包布偶技艺传承人 | 第26-27页 |
2、“非遗”传承人与承继关系 | 第27-29页 |
二、庆阳布偶的产品生产与承继关系 | 第29-32页 |
1、庆阳布偶产品的生产方式例举 | 第29-30页 |
2、布偶产品市场拓宽对承继的作用 | 第30-32页 |
(1) 布偶产品市场拓宽的作用 | 第30页 |
(2)布偶产品层次定位与文化保护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甘肃庆阳传统布偶技艺的设计实践 | 第32-45页 |
一、甘肃庆阳“黄河古象”的概述 | 第32-35页 |
1、黄河古象的源起 | 第32页 |
2、庆阳的“象”文化 | 第32-35页 |
3、黄河古象的民俗纹样寓意 | 第35页 |
二、庆阳“黄河古象”高级布偶礼品的研发 | 第35-41页 |
1、已有产品分析与设计构想 | 第36页 |
2、高级布偶礼品的设计定位(毕业设计内容之一) | 第36-38页 |
3、工艺制作 | 第38-41页 |
三、庆阳普及型布偶礼品“黄河古象”的设计 | 第41-42页 |
1、设计定位(毕业设计内容之二) | 第41页 |
2、工艺制作 | 第41-42页 |
3、包装与展示设计 | 第42页 |
四、提炼布偶“新技艺” | 第42-45页 |
1、新材料与缝制工艺 | 第43页 |
2、新填充物及其作用 | 第43-44页 |
3、新工艺与塑形制作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