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 理论意义 | 第9页 |
2.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0-12页 |
1. 文献研究法 | 第10-11页 |
2. 比较研究法 | 第11-12页 |
一、 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理论分析 | 第12-24页 |
(一) 政府政策执行能力及相关概念 | 第12-15页 |
1. 政府政策的含义 | 第12页 |
2. 政府政策执行的含义 | 第12-13页 |
3. 对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定义 | 第13-15页 |
(二) 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地位与作用 | 第15-17页 |
1. 政府政策执行能力如何决定政策目标能否实现 | 第16页 |
2. 政策制定的质量需要通过政府政策执行能力进行检验 | 第16页 |
3. 制定后继政策需要强大的政府政策执行能力作保障 | 第16-17页 |
(三) 评估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标准 | 第17-18页 |
1. 前人提出的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评估标准 | 第17页 |
2. 本文提出的评价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标准 | 第17-18页 |
(四) 国际上对提升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有益探索和经验积累 | 第18-20页 |
1. 发展中国家“贯彻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 第18页 |
2. “东亚奇迹”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借鉴 | 第18-19页 |
3. 英国政府“执行局化”改革经验 | 第19-20页 |
(五) 影响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理论因素分析 | 第20-24页 |
1. 政策制定过程中对政策执行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20页 |
2. 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影响政策执行能力的因素 | 第20-22页 |
3. 政策执行的外部环境中存在的影响因素 | 第22-24页 |
二、 当代中国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现状 | 第24-31页 |
(一) 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总体概况 | 第24-25页 |
1. 我国政府政策执行能力总体上效率低下 | 第24页 |
2. 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对提高政策执行能力收效甚微 | 第24-25页 |
(二) 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1. 不良执行 | 第25-26页 |
2. 政府政策执行成本高效率低 | 第26-27页 |
3. 政府政策执行主体滥用政策执行资源 | 第27页 |
(三) 政府政策执行能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 第27-31页 |
1. 行政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部门职能界定模糊 | 第27-28页 |
2. 政府机构受部门利益驱使造成政策执行阻力重重 | 第28页 |
3. 政府政策质量偏低对政策执行能力的限制 | 第28-29页 |
4. 政府政策执行监控机制不健全对政策执行能力的制约 | 第29页 |
5. 政策执行主体执行素质偏低对政策执行能力的不利影响 | 第29-31页 |
三、 提高政府政策执行能力的建议 | 第31-37页 |
(一) 构建新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文化 | 第31-32页 |
1. 培养政府政策执行主体先进的行政理念 | 第31-32页 |
2. 变革和创新政府管理理念建设服务型责任型政府 | 第32页 |
(二) 加强政府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建设和机制建设 | 第32-34页 |
1. 科学界定各政府部门职能范围 | 第32-33页 |
2. 构建协调高效的政府政策执行机制 | 第33页 |
3.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选拔机制和监控机制 | 第33-34页 |
(三) 培育政府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素质和能力 | 第34-35页 |
1. 加强政府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 第34-35页 |
2. 提升政府公务员的能力素质 | 第35页 |
(四) 充分利用互联网提高政府政策执行能力 | 第35-37页 |
1. 充分发挥网络问政的舆论监督作用 | 第35-36页 |
2. 通过电子政务建设提升政府政策执行能力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