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SC.Fatigue的门座式起重机疲劳寿命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金属结构疲劳研究的发展史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发展和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发展和现状 | 第12-13页 |
·本文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本文的结构及主要内容 | 第13页 |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3-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的静强度分析 | 第15-28页 |
·有限单元法概述 | 第15页 |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概述 | 第15页 |
·ANSYS进行静力分析的一般过程 | 第15-16页 |
·静力分析的基本阶段 | 第15-16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的静力分析过程 | 第16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模型建立 | 第16-19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的结构图 | 第17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 第17-18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的静力分析模型 | 第18-19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载荷分析 | 第19-22页 |
·载荷组合 | 第19-22页 |
·载荷的加载方式 | 第22页 |
·许用应力 | 第22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约束情况 | 第22-23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静强度分析结果 | 第23-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3章 金属结构疲劳研究的理论 | 第28-47页 |
·什么是疲劳 | 第28-30页 |
·疲劳的定义和现实意义 | 第28页 |
·疲劳的数值表征 | 第28-29页 |
·疲劳的分类 | 第29-30页 |
·影响结构疲劳寿命的因素分析 | 第30-34页 |
·应力集中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尺寸因素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 第31页 |
·表面加工状况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应力状况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循环停歇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 第33页 |
·外部环境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 第33-34页 |
·疲劳破坏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 第34页 |
·疲劳破坏的特点 | 第34-35页 |
·疲劳分析的方法 | 第35-37页 |
·无限寿命设计方法 | 第35-36页 |
·有限寿命设计方法 | 第36页 |
·破损-安全设计方法 | 第36页 |
·耐久性设计方法 | 第36-37页 |
·损伤容限设计方法 | 第37页 |
·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第37-38页 |
·名义应力法 | 第37-38页 |
·局部应力-应变法 | 第38页 |
·场强法 | 第38页 |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38-46页 |
·进行疲劳累积损伤假设的必要性 | 第39页 |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39-42页 |
·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42-45页 |
·Manson双线性损伤理论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的疲劳寿命分析 | 第47-75页 |
·MSC.FATIGUE疲劳分析软件的概况 | 第47-50页 |
·MSC.Fatigue软件的功能 | 第47-49页 |
·MSC.Fatigue软件的特点 | 第49-50页 |
·疲劳寿命分析的前期准备 | 第50-51页 |
·疲劳寿命分析工作步骤 | 第50页 |
·MQ503门座式起重机分析位置 | 第50-51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模型的几何信息输入 | 第51-52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的材料信息输入 | 第52-58页 |
·造成疲劳破坏的应力循环 | 第52-53页 |
·S-N曲线的基本理论 | 第53-56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材料的S-N曲线 | 第56-58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的疲劳载荷谱信息输入 | 第58-64页 |
·疲劳载荷谱的处理 | 第58-63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的载荷谱块的建立 | 第63-64页 |
·MQ5030门座式起重机疲劳寿命分析结果 | 第64-70页 |
·超载对于疲劳寿命的影响 | 第70-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5-77页 |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第75页 |
·本文课题领域展望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