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流域生态水文模拟和植被生态用水计算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3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8页 | 
| ·研究对象与目的意义 | 第13-14页 | 
| ·相关研究进展 | 第14-24页 | 
| ·生态水文相互作用 | 第14-15页 | 
| ·生态水文模型 | 第15-17页 | 
| ·生态水文相互作用过程模拟方法 | 第17-19页 | 
| ·植被生态用水 | 第19-21页 | 
| ·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效应 | 第21-22页 | 
| ·黄土高原生态水文研究 | 第22-24页 | 
|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生态水文模型构建 | 第28-61页 | 
| ·分布式生态水文模拟框架 | 第28-30页 | 
| ·RHESSys模型介绍 | 第30-35页 | 
| ·空间嵌套结构 | 第32-34页 | 
| ·耦合过程 | 第34-35页 | 
| ·RHESSys模拟原理 | 第35-54页 | 
| ·模型改进 | 第54-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三章 生态水文模型与分布式水文模型对比 | 第61-87页 | 
| ·研究区概况 | 第61-62页 | 
| ·生态水文模型构建 | 第62-70页 | 
| ·输入数据准备 | 第62-67页 | 
| ·模型运行环境 | 第67页 | 
| ·模型率定和验证 | 第67-70页 | 
| ·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 | 第70-76页 | 
| ·WEP-L模型介绍 | 第70-73页 | 
| ·输入数据准备 | 第73-75页 | 
| ·模型率定和验证 | 第75-76页 | 
| ·模拟结果对比 | 第76-82页 | 
| ·径流模拟结果对比 | 第76-78页 | 
| ·蒸散发模拟结果对比 | 第78-80页 | 
| ·土壤水模拟结果对比 | 第80-82页 | 
|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 | 第82-86页 | 
|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82-83页 | 
|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分析结果 | 第83-86页 | 
| ·小结 | 第86-87页 | 
| 第四章 人工植被干预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影响 | 第87-112页 | 
| ·对比流域介绍 | 第88-90页 | 
| ·模型构建与验证 | 第90-95页 | 
| ·模型数据 | 第90页 | 
| ·空间划分 | 第90-91页 | 
| ·模型率定与验证 | 第91-95页 | 
| ·生态水文影响分析 | 第95-108页 | 
| ·径流影响分析 | 第95-103页 | 
| ·蒸散发影响分析 | 第103-104页 | 
| ·土壤水影响分析 | 第104-106页 | 
| ·植被生长分析 | 第106-107页 | 
| ·植被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 第107-108页 | 
| ·生态水文影响讨论 | 第108-110页 | 
| ·小结 | 第110-112页 | 
| 第五章 基于生态水文过程的植被生态用水计算 | 第112-139页 | 
| ·基于生态水文过程的植被生态用水计算方法 | 第112-114页 | 
| ·泾河流域植被面积变化 | 第114-120页 | 
| ·泾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面积变化 | 第120-121页 | 
| ·流域植被生态用水变化 | 第121-130页 | 
| ·流域平均植被生态用水年际变化 | 第123-125页 | 
| ·单位面积植被生态用水 | 第125页 | 
| ·流域平均植被生态用水年代变化 | 第125-126页 | 
| ·流域平均植被生态用水年内分配 | 第126-128页 | 
| ·植被生态用水空间分布 | 第128-130页 | 
| ·流域植被生态用水量影响因素 | 第130-132页 | 
| ·流域生态用水对河道径流的影响 | 第132-135页 | 
| ·流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和建议 | 第135-137页 | 
| ·合理规划生态建设 | 第135-136页 | 
| ·大力推进节水农业 | 第136页 | 
| ·合理配置水保工程 | 第136-137页 | 
| ·加快产业发展进程 | 第1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137-13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9-144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39-141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41-142页 | 
| ·研究中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展望 | 第142-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4-153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3-15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54-155页 | 
| 致谢 | 第155-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