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续论 | 第8-20页 |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概念诠释 | 第10-14页 |
·职业生涯 | 第10-12页 |
·职业生涯规划 | 第12-13页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 第20-24页 |
·就业压力过大 | 第20-21页 |
·就业质量不高 | 第21页 |
·就业环境不公 | 第21-22页 |
·就业满意度低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 第24-29页 |
·缺乏规划意识,重视程度不够 | 第24-25页 |
·认知方法简单,自我定位不准 | 第25页 |
·专业选择盲目,价值取向偏颇 | 第25-26页 |
·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单一 | 第26-27页 |
·执行能力欠缺,实践活动匮乏 | 第27-29页 |
第4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 第29-38页 |
·全面提示自我认知能力,树立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 | 第29-30页 |
·明确职业生涯目标,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 | 第30-31页 |
·构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加快课程体系建设 | 第31-33页 |
·建立健全的职业生涯管理机构 | 第32页 |
·强化组织保障,建设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 第32-33页 |
·增加经费投入,提高硬件水平 | 第33页 |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载体 | 第33-34页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 第34-36页 |
·引进职业测评体系,选择科学的测评工具 | 第36-38页 |
第5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梯度设计 | 第38-43页 |
·大学一年级阶段(试探引导期) | 第38-39页 |
·大学二年级阶段(评价定向期) | 第39-40页 |
·大学三年级阶段(完善冲刺期) | 第40-41页 |
·大学四年级阶段(分化调整期) | 第41-4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一 | 第46-48页 |
附录二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