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观测与试验论文--隧道施工及运用监测论文

软岩隧道施工期洞周位移控制基准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软岩的定义第12-13页
     ·国内外学者已做的研究第13-16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软岩隧道变形特征的现场试验研究第17-35页
   ·工程概况第17-21页
   ·典型稳定断面监测成果第21-23页
   ·典型灾害断面监测成果分析第23-29页
     ·K15+547塌方断面第23-25页
     ·K15+705大变形断面第25-27页
     ·K15+600大变形断面第27-28页
     ·小结第28-29页
   ·围岩变形影响因素分析第29-33页
     ·埋深的影响第29-31页
     ·断面形式的影响第31-32页
     ·围岩岩性的影响第32-33页
     ·小结第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软岩隧道变形规律的数值仿真研究第35-57页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35-37页
     ·仿真模型的确定第35-36页
     ·参数的选取第36-37页
     ·开挖步骤第37页
   ·砂质千枚岩变形规律模拟第37-46页
     ·砂质千枚岩埋深50m第38-40页
     ·砂质千枚岩埋深100m第40-42页
     ·砂质千枚岩埋深150m第42-45页
     ·不同埋深下的洞周位移对比第45-46页
   ·绢云千枚岩洞周各点变形规律第46-55页
     ·绢云千枚岩埋深50m第46-49页
     ·绢云千枚岩埋深100m第49-51页
     ·绢云千枚岩埋深150m第51-53页
     ·不同埋深下的洞周位移对比第53-55页
   ·两种围岩变形的对比第55页
   ·本章小结第55-57页
第4章 基于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的软岩变形规律研究第57-72页
   ·模型试验相似关系的确定第57页
   ·地应力场的模拟第57-58页
   ·材料模拟第58-60页
     ·围岩第58-59页
     ·喷射混凝土第59-60页
     ·锚杆第60页
     ·钢拱架第60页
     ·钢筋网第60页
   ·模型试验装置及量测系统第60-61页
     ·模型试验装置第60-61页
     ·量测项目及方法第61页
   ·模型试验步骤第61-62页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第62-68页
     ·砂质千枚岩在不同埋深下的变形规律第62-65页
     ·绢云千枚岩在不同埋深下的变形规律第65-68页
   ·两种围岩的对比第68页
   ·两种研究手段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分析第68-70页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软岩隧道分步开挖位移控制基准厘定第72-79页
   ·隧道的位移控制指标的确定第72-76页
       ·容许极限位移控制基准第72-74页
     ·容许位移速率和加速度控制基准第74-75页
     ·变形速率比值控制基准第75页
     ·小结第75-76页
   ·软岩隧道分步开挖位移控制基准厘定第76-78页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及展望第79-82页
致谢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既有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加固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桁架式桥梁检测车臂架系统可靠性分析及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