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油气区延长组页岩裂缝发育特征和主控因素及分布预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8页 |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项目依托 | 第11页 |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11-14页 |
·页岩气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页岩裂缝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存在问题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5页 |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15-16页 |
·主要认识 | 第16-18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8-37页 |
·研究区地理位置 | 第18-19页 |
·地层和沉积特征 | 第19-22页 |
·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 | 第22-34页 |
·现今构造特征 | 第22-25页 |
·古构造恢复与构造演化 | 第25-34页 |
·黑色页岩发育特征 | 第34-37页 |
第3章 泥页岩裂缝发育特征 | 第37-47页 |
·露头节理发育特征 | 第37页 |
·岩心裂缝类型与发育特征 | 第37-42页 |
·岩心裂缝的类型 | 第37-41页 |
·岩心裂缝的发育特征 | 第41-42页 |
·微裂缝类型与发育特征 | 第42-44页 |
·微裂缝的类型 | 第42页 |
·微裂缝的发育特征 | 第42-44页 |
·裂缝的测井响应特征 | 第44-47页 |
·电阻率特征 | 第44-45页 |
·声波时差特征 | 第45页 |
·井径特征 | 第45-46页 |
·中子测井特征 | 第46-47页 |
第4章 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分布预测 | 第47-58页 |
·构造应力场模拟的原理及流程 | 第47-48页 |
·构造应力场模拟的原理 | 第47页 |
·构造应力场模拟的流程 | 第47-48页 |
·构造应力场模拟 | 第48-53页 |
·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48-49页 |
·力学模型和边界条件的建立 | 第49-51页 |
·构造应力场模拟的结果 | 第51-53页 |
·构造裂缝分布预测 | 第53-54页 |
·岩石破裂准则 | 第53-54页 |
·构造裂缝的平面分布 | 第54页 |
·裂缝发育段和裂缝产状的测井预测 | 第54-58页 |
第5章 裂缝发育的主控因素 | 第58-64页 |
·构造因素 | 第58页 |
·有机质丰度因素 | 第58-59页 |
·岩性因素 | 第59-61页 |
·矿物成分与含量因素 | 第61-64页 |
第6章 裂缝综合评价与有利区预测 | 第64-67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