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减刑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序言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我国减刑制度概述 | 第13-29页 |
| 第一节 减刑制度的概念及其特征 | 第13-18页 |
| 一、减刑制度的概念 | 第13-14页 |
| 二、减刑制度的特征 | 第14-16页 |
| 三、减刑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区别 | 第16-18页 |
| 第二节 减刑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8-23页 |
| 一、国外减刑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18-21页 |
| 二、我国减刑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21-23页 |
| 第三节 减刑制度的理论基础和意义 | 第23-29页 |
| 一、减刑制度存废之争论 | 第23-24页 |
| 二、减刑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 | 第24-29页 |
| 第二章 我国减刑制度的立法缺陷 | 第29-50页 |
| 第一节 一般减刑的立法缺陷 | 第29-36页 |
| 一、适用对象的缺陷 | 第29-30页 |
| 二、适用条件的缺陷 | 第30-31页 |
| 三、适用限度的缺陷 | 第31-32页 |
| 四、适用幅度的缺陷 | 第32-34页 |
| 五、百分考核制的缺陷 | 第34-36页 |
| 第二节 特殊减刑的立法缺陷 | 第36-43页 |
| 一、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刑的减刑 | 第36-40页 |
| 二、罚金刑的减刑 | 第40-42页 |
| 三、剥夺政治权利刑的减刑 | 第42-43页 |
| 第三节 减刑制度的程序之缺陷 | 第43-50页 |
| 一、实施减刑程序的各机关权、责、限不明确 | 第43页 |
| 二、现有的减刑适用程序不规范,可操作性不强 | 第43-48页 |
| 三、特殊减刑缺乏规范的、明确的适用程序 | 第48-50页 |
| 第三章 域外减刑制度的评析 | 第50-60页 |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减刑制度的考察 | 第50-52页 |
| 一、德国的减刑制度 | 第50页 |
| 二、法国的减刑制度 | 第50-51页 |
| 三、意大利的减刑制度 | 第51-52页 |
| 四、日本的减刑制度 | 第52页 |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减刑制度的考察 | 第52-54页 |
| 一、英国的减刑制度 | 第52-53页 |
| 二、美国的减刑制度 | 第53页 |
| 三、加拿大的减刑制度 | 第53-54页 |
| 第三节 其他国家及地区减刑制度的考察 | 第54-57页 |
| 一、欧洲部分国家的减刑制度 | 第54-56页 |
| 二、东南亚国家的减刑制度 | 第56-57页 |
| 第四节 域外减刑制度的特点与借鉴 | 第57-60页 |
| 一、域外减刑制度的特点 | 第57-58页 |
| 二、域外减刑制度的借鉴 | 第58-60页 |
| 第四章 我国减刑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60-74页 |
| 第一节 一般减刑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60-64页 |
| 一、适用对象的完善 | 第60页 |
| 二、适用条件的完善 | 第60-61页 |
| 三、适用限度的完善 | 第61-62页 |
| 四、减刑的首次提请时间及适用幅度的完善 | 第62-63页 |
| 五、百分考核制的完善 | 第63-64页 |
| 第二节 特殊减刑的立法完善 | 第64-66页 |
| 一、完善立法,明确特殊减刑这一减刑方式 | 第64页 |
| 二、具体规范各项特殊减刑的适用标准、幅度、限度 | 第64-66页 |
| 第三节 建立一套有效运行的减刑程序 | 第66-74页 |
| 一、明确一般的减刑程序中各机关的权、责、限 | 第66-68页 |
| 二、规范一般的减刑程序,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 第68-70页 |
| 三、特殊减刑的特别规定 | 第70-74页 |
| 结语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