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引言 | 第11页 |
一、任意撤销权的基本问题 | 第11-17页 |
(一) 任意撤销权的涵义 | 第11-12页 |
1. 任意撤销权的概念 | 第11-12页 |
2. 任意撤销权的性质 | 第12页 |
(二) 任意撤销权产生的原因 | 第12-13页 |
1. 基于赠与的无偿性 | 第12-13页 |
2. 基于公平原则 | 第13页 |
(三) 任意撤销权与相关撤销权的区别 | 第13-15页 |
1. 任意撤销权与法定撤销权 | 第13-14页 |
2. 任意撤销权与合同的撤销权 | 第14-15页 |
3. 任意撤销权与要约的撤回权、要约的撤销权 | 第15页 |
(四) 域外法律相关规定 | 第15-17页 |
1. 日本法 | 第16页 |
2. 意大利法 | 第16页 |
3. 法国法 | 第16页 |
4. 我国台湾地区法 | 第16-17页 |
二、赠与合同性质对任意撤销权的影响 | 第17-20页 |
(一) 实践性与诺成性的争议 | 第17-18页 |
(二) 要式与不要式影响 | 第18-19页 |
(三) 无偿性对任意撤销权的影响 | 第19-20页 |
三、《合同法》对任意撤销权的约束 | 第20-23页 |
(一) 对任意撤销权限制的目的 | 第20页 |
(二) 对任意撤销权进行限制的条件 | 第20-21页 |
(三) 限制的内容 | 第21-22页 |
1. 时间限制 | 第21页 |
2. 范围限制 | 第21-22页 |
(四) 赠与人撤销赠与承担责任的范围 | 第22-23页 |
四、任意撤销权制度的缺陷 | 第23-26页 |
(一) 缺少对受赠人信赖利益的保护 | 第23-24页 |
(二) 撤销权与相关制度的不协调 | 第24-25页 |
1. 立法上与《合同法》第189条相冲突 | 第24页 |
2. 与法定撤销权和《合同法》第195条相重复 | 第24-25页 |
3. 与穷困抗辩权规定相重叠 | 第25页 |
(三) 任意撤销权可能被滥用 | 第25-26页 |
五、任意撤销权制度的完善 | 第26-29页 |
(一) 关于缔约过失责任是否适用问题 | 第26-27页 |
(二) 对于任意撤销权与立法相冲突处的建议 | 第27页 |
(三) 对赠与合同生效要件的改良——公证生效 | 第27-28页 |
(四) 扩大对任意撤销权的限制——附条件的任意撤销权 | 第28页 |
(五) 明确任意撤销权行使的时间范围 | 第28-29页 |
(六) 对赠与人恶意造成的损害要求补偿 | 第29页 |
结论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