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PET的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PET的发展状况 | 第13-14页 |
1.2.2 PET的拓扑形式 | 第14-18页 |
1.3 单相级联型PET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单相级联型PET的结构与原理 | 第22-36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 输入级的结构与原理 | 第23-28页 |
2.2.1 单相PWM整流器的拓扑结构与调制方式 | 第23-25页 |
2.2.2 载波移相调制 | 第25-28页 |
2.3 隔离级的结构与原理 | 第28-32页 |
2.3.1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拓扑结构 | 第28页 |
2.3.2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的工作状态 | 第28-32页 |
2.4 输出级的结构与原理 | 第32-34页 |
2.4.1 三相逆变器的拓扑结构 | 第32页 |
2.4.2 三相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单相级联型PET输入级控制策略 | 第36-56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单相PWM整流器控制策略 | 第36-45页 |
3.2.1 单相PWM整流器数学模型 | 第36-37页 |
3.2.2 改进的无差拍控制算法 | 第37-39页 |
3.2.3 级联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 | 第39-42页 |
3.2.4 仿真分析 | 第42-45页 |
3.3 单相级联型PET电压平衡控制策略 | 第45-54页 |
3.3.1 电压不平衡成因分析 | 第45-48页 |
3.3.2 基于电压排序算法的电容电压平衡控制 | 第48-50页 |
3.3.3 改进的电容电压平衡控制 | 第50-52页 |
3.3.4 仿真分析 | 第52-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单相级联型PET隔离级与输出级控制策略 | 第56-84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隔离级控制策略 | 第56-68页 |
4.2.1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功率特性与小信号模型 | 第56-60页 |
4.2.2 双移相控制软开关范围和回流功率分析 | 第60-61页 |
4.2.3 双有源桥DC-DC变换器改进的双移相控制 | 第61-65页 |
4.2.4 仿真分析 | 第65-68页 |
4.3 输出级控制策略 | 第68-83页 |
4.3.1 三相逆变器坐标系变换 | 第68-71页 |
4.3.2 空间矢量PWM调制(SVPWM) | 第71-76页 |
4.3.3 三相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第76-77页 |
4.3.4 三相逆变器基于SVPWM的双闭环解耦控制 | 第77-80页 |
4.3.5 仿真分析 | 第80-8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5.1 总结 | 第84-85页 |
5.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