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5页 |
Contents | 第5-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3页 |
1 导论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5页 |
·耕地与耕地保护 | 第13-14页 |
·农户、农户行为及农户参与耕地保护 | 第14-15页 |
·制度与土地制度 | 第15页 |
·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页 |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方法和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农户行为理论 | 第21-22页 |
·耕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第22页 |
·耕地保护的公共产品与外部性理论 | 第22-23页 |
·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理论 | 第23-24页 |
3 我国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现状及问题 | 第24-28页 |
·我国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现状 | 第24-26页 |
·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背景 | 第24-25页 |
·农户在耕地保护中的地位及作为 | 第25页 |
·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外在形式 | 第25-26页 |
·我国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问题分析 | 第26-28页 |
·耕地比较效益低,耕地劳动力缺乏 | 第26-27页 |
·耕地产权不明确,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低 | 第27页 |
·忽视正外部性导致耕地不合理利用 | 第27-28页 |
4 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分析框架:基于进化博弈的视角 | 第28-32页 |
·耕地保护的行为逻辑分析 | 第28-29页 |
·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分析框架:基于进化博弈的视角 | 第29-32页 |
·基本假设 | 第29页 |
·博弈模型的构建 | 第29-30页 |
·模型求解 | 第30页 |
·博弈模型结果分析 | 第30-31页 |
·启示 | 第31-32页 |
5 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认知、意愿及行为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32-43页 |
·调查区域概况 | 第32页 |
·调查方式和数据来源 | 第32页 |
·农户参与耕地保护认知、意愿及行为选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2-35页 |
·被调查农户及家庭情况 | 第32-33页 |
·农户对耕地保护的认知情况 | 第33-34页 |
·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情况 | 第34-35页 |
·农户参与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40页 |
·模型选择 | 第35-36页 |
·变量选择与模型建立 | 第36-38页 |
·模型估计 | 第38-39页 |
·模型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农户参与耕地保护行为选择及政策实施效果情况 | 第40-42页 |
·结论与启示 | 第42-43页 |
6 激励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机制设计 | 第43-46页 |
·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户的耕地保护意识 | 第43页 |
·完善耕地保护法规体系 | 第43-44页 |
·提高耕地的比较效益 | 第44页 |
·构建长期稳定的耕地产权制度 | 第44页 |
·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 | 第44-45页 |
·建立多种补贴、支持和优惠政策 | 第45页 |
·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服务化体系 | 第45-46页 |
7 基本结论与讨论 | 第46-49页 |
·基本结论 | 第46-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