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绪论 | 第12-21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锂离子电池的简介 | 第12-14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概述 | 第12-13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组成及关键材料 | 第13页 |
|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13-14页 |
|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 第14-17页 |
| ·碳负极材料 | 第15页 |
| ·锡基负极材料 | 第15-17页 |
| ·硅基负极材料 | 第17页 |
| ·锂钛复合氧化物 Li_4Ti_5O_(12) | 第17-20页 |
| ·Li_4Ti_5O_(12)的结构及充放电原理 | 第17-18页 |
| ·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常用制备方法 | 第18-19页 |
| ·Li_4Ti_5O_(12)的研究方向 | 第19-20页 |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0-21页 |
| 2 实验部分 | 第21-25页 |
| ·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1-22页 |
| ·实验药品 | 第21页 |
| ·实验仪器 | 第21-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 ·电极的制备 | 第22页 |
| ·电解液与隔膜的选择 | 第22-23页 |
| ·样品的测试 | 第23页 |
| ·热重 -差示扫描量热 (TG-DSC)测试 | 第23页 |
| ·X 射线衍射 (XRD)测试 | 第23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测试 | 第23页 |
| ·光电子能谱 (EDS)测试 | 第23页 |
| ·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3-25页 |
| 3 水热法制备 Li_4Ti_5O_(12)及其性能研究 | 第25-36页 |
| ·引言 | 第25页 |
| ·水热法制备 Li_4Ti_5O_(12)负极材料 | 第25-29页 |
| ·前驱体材料的制备 | 第25页 |
| ·前驱体的测试 | 第25-27页 |
| ·烧结样品的测试 | 第27-29页 |
| ·不同温度下样品的测试 | 第29-33页 |
| ·不同温度下样品的 XRD 测试 | 第29-30页 |
| ·不同温度下样品的 SEM 测试 | 第30-31页 |
| ·Li_4Ti_5O_(12)样品的首次充放电测试 | 第31页 |
| ·Li_4Ti_5O_(12)样品的循环性能测试 | 第31-32页 |
| ·Li_4Ti_5O_(12)样品的 N2吸附-脱附测试 | 第32-33页 |
| ·其他不同因素的研究 | 第33-34页 |
| ·不同 Li/Ti 摩尔比的影响 | 第33-34页 |
| ·热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4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Li_4Ti_5O_(12)的改性研究 | 第36-51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目前改性研究进展 | 第36-37页 |
| ·Zn~(2+)掺杂 Li_4Ti_5O_(12)的改性研究 | 第37-44页 |
| ·Zn~(2+)掺杂 Li_4Ti_5O_(12)的制备 | 第37-38页 |
| ·掺杂样品的结构测试 | 第38-41页 |
| ·N_2等温吸附测试 | 第41-43页 |
| ·掺杂样品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3-44页 |
| ·导电聚吡咯包覆研究 | 第44-50页 |
| ·导电聚吡咯 (PPy) | 第44-45页 |
| ·聚吡咯的制备方法 | 第45页 |
| ·聚吡咯的导电机理 | 第45-46页 |
| ·PPy/Li_4Ti_5O_(12)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6-47页 |
| ·PPy/Li_4Ti_5O_(12)复合材料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47-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 ·结论 | 第51-52页 |
| ·展望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62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