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图表目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目的及现实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论文的基本内容 | 第17-20页 |
·总体思路 | 第17页 |
·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概述 | 第20-37页 |
·银行监管的目的 | 第20-27页 |
·银行监管的理由 | 第20-23页 |
·审慎监管对金融稳定的作用 | 第23-27页 |
·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目的 | 第27页 |
·银行监管国际协调和合作的现实需要 | 第27-31页 |
·跨境银行业务全球化 | 第28-29页 |
·危机传播国际化 | 第29-30页 |
·系统性风险显现 | 第30-31页 |
·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模式 | 第31-33页 |
·政府发起的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32页 |
·市场发起的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32页 |
·国际组织制定国际标准和准则 | 第32-33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33-37页 |
·对跨境银行微观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33-34页 |
·执行银行监管的国际标准和准则 | 第34-35页 |
·对跨境银行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35-37页 |
第三章 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背景 | 第37-53页 |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 | 第37-42页 |
·金融全球化概述 | 第37-39页 |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文献综述 | 第39-40页 |
·金融全球化下各国发生的金融危机 | 第40-42页 |
·金融全球化对金融风险的影响 | 第42-48页 |
·资本跨境流动的特点 | 第42-44页 |
·金融全球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 第44-46页 |
·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 第46-48页 |
·金融危机的原因 | 第48-53页 |
·金融危机原因理论研究综述 | 第48-49页 |
·金融危机原因的经验研究 | 第49-53页 |
第四章 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机制分析 | 第53-69页 |
·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中的参与者 | 第53-60页 |
·国际性组织 | 第53-56页 |
·地区性组织 | 第56-59页 |
·各国银行监管当局 | 第59-60页 |
·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动力 | 第60-63页 |
·Herstatt 银行倒闭推动巴塞尔委员会的建立 | 第60-61页 |
·BCCI 的倒闭对跨境银行监管协调和合作的推动 | 第61-62页 |
·亚洲金融危机推动“新的国际金融架构”的建立 | 第62-63页 |
·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过程—以资本监管原则为例 | 第63-69页 |
·资本监管原则的建立和发展 | 第63-65页 |
·资本监管原则的效果 | 第65-67页 |
·资本监管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第67-69页 |
第五章 跨境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69-83页 |
·跨境银行日常监管中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69-72页 |
·跨境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内容 | 第69-71页 |
·跨境银行监管协调与合作的组织形式 | 第71-72页 |
·金融危机解决中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72-77页 |
·危机解决中的隔离政策 | 第73-75页 |
·母国与东道国在危机中的信息交流 | 第75-76页 |
·母国与东道国协调制定有利于危机解决的监管措施 | 第76-77页 |
·宏观审慎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77-83页 |
·对银行经营顺周期性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78-79页 |
·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79-83页 |
第六章 银行监管国际标准和准则分析 | 第83-101页 |
·国际标准和准则概述 | 第83-89页 |
·国际标准和准则的内容 | 第83-85页 |
·国际标准和准则的性质 | 第85-87页 |
·国际标准和准则作用的文献综述 | 第87-89页 |
·国际标准和准则的推广 | 第89-93页 |
·跨境银行的发展推动国际标准和准则的执行 | 第90页 |
·市场压力推动各国主动执行国际标准和准则 | 第90-91页 |
·国际金融机构努力促进这些标准的遵守和执行 | 第91-93页 |
·银行监管国际标准和准则执行的效果 | 第93-101页 |
·对《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效果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93-96页 |
·资本监管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96-98页 |
·资本要求硬约束在金融危机传导中的作用 | 第98-101页 |
第七章 中国参与银行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对策 | 第101-114页 |
·稳妥推进资本监管原则的落实 | 第101-105页 |
·对《新资本协议》中资本要求顺周期性的对策 | 第101-103页 |
·对资本要求的调整 | 第103-104页 |
·稳妥推进由《新资本协议》向《BaselⅢ》的转换 | 第104-105页 |
·积极开展宏观审慎监管 | 第105-111页 |
·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关注 | 第105-106页 |
·汲取国际经验选择宏观审慎监管工具 | 第106-110页 |
·建立适应中国实际的宏观审慎监管治理框架 | 第110-111页 |
·加强对跨境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111-114页 |
·日常银行监管工作中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111-112页 |
·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 第112-114页 |
结束语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9页 |
后记 | 第129-13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