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0-30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24页 |
(一) 国内外新闻传播教育研究 | 第13-22页 |
(二) 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研究 | 第22-24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范围 | 第24-28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二) 研究对象及范围 | 第25-28页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第28-30页 |
(一) 研究框架 | 第28-2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9-30页 |
第一章 我国及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第30-51页 |
一、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第30-46页 |
(一) 建国前我国新闻教育的历史 | 第30-32页 |
(二) 建国后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第32-33页 |
(三) 新时期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征 | 第33-46页 |
二、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第46-51页 |
(一) 建国前西部地区新闻教育的滥觞 | 第46-49页 |
(二) 建国后西部地区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第49-51页 |
第二章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 第51-87页 |
一、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审视 | 第51-67页 |
(一)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 | 第51-64页 |
(二)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 | 第64-66页 |
(三)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不足 | 第66-67页 |
二、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调查研究 | 第67-87页 |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68-70页 |
(二) 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第70-79页 |
(三) 新闻传播专业培养方案分析 | 第79-84页 |
(四)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第84-87页 |
第三章 中外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比较与启示 | 第87-99页 |
一、美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第87-89页 |
(一) 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第87-88页 |
(二) 美国“密苏里法”新闻教育模式 | 第88-89页 |
二、英国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第89-92页 |
(一) 英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 | 第89-90页 |
(二) 英国新闻传播教育现状与特点 | 第90-92页 |
三、港台地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第92-96页 |
(一) 香港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第92-94页 |
(二) 台湾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 第94-96页 |
四、对我国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启示 | 第96-99页 |
(一) 开放办学的理念 | 第96-97页 |
(二) 融合新闻传播教育的理念 | 第97页 |
(三) 教学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 第97页 |
(四) 改革教师聘任和评价标准 | 第97-98页 |
(五) 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 第98-99页 |
第四章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价值取向的建构 | 第99-113页 |
一、新闻传播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及辨析 | 第99-103页 |
(一) 价值与价值取向的内涵 | 第99-101页 |
(二) 新闻传播教育价值取向辨析 | 第101-103页 |
二、强化通识教育的理念 | 第103-107页 |
(一) 通识教育的定义及内涵 | 第103-104页 |
(二) 新闻传播专业通识教育的目的 | 第104-107页 |
三、突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 第107-110页 |
(一) 新闻职业的特征 | 第107-108页 |
(二) 新闻道德失范现象 | 第108-109页 |
(三)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 | 第109-110页 |
四、突显实践育人的价值 | 第110-113页 |
(一) 实践育人理念的内涵 | 第110-111页 |
(二) 高等新闻教育中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 第111-113页 |
第五章 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策略 | 第113-129页 |
一、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原则与基本思路 | 第113-119页 |
(一) 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特殊需求 | 第113-114页 |
(二) 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原则 | 第114-115页 |
(三) 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 | 第115-119页 |
二、西部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路径 | 第119-129页 |
(一) 开放教学体系,拓展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方式 | 第120-124页 |
(二) 融合各种资源,丰富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资源 | 第124-127页 |
(三) 强化实践教学,提升西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 | 第127-129页 |
结语 | 第129-13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31-142页 |
附录 | 第142-155页 |
致谢 | 第155-157页 |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 第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