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我国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1章 导论第14-24页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4-17页
     ·研究背景第14-16页
     ·选题意义第16-17页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7-18页
     ·产业转移的内涵第17-18页
     ·产业转移研究的对象第18页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第18-22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结构安排第19-22页
   ·创新之处第22-24页
第2章 产业转移的理论评述第24-54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产业转移的基本理论第24-31页
     ·马克思的产业转移理论第24-27页
     ·马克思产业转移理论的发展第27-30页
     ·马克思产业转移理论的现实意义第30-31页
   ·产业转移的理论评述:宏观层面第31-42页
     ·雁行模式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及其发展第31-38页
     ·边际产业扩张论和大山模式第38-42页
   ·产业转移的理论评述:微观层面第42-50页
     ·国际生产综合理论第42-44页
     ·企业跨区域发展理论第44-50页
   ·产业转移的新经理地理学分析框架第50-54页
第3章 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动因和模式第54-70页
   ·我国产业转移的现状第54-61页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第54-57页
     ·我国产业转移的历史及现状分析第57-61页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第61-65页
     ·产业转移的宏观机理第62页
     ·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第62-65页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研究第65-70页
     ·资源开发型产业转移模式第66-67页
     ·低成本型产业转移模式第67页
     ·市场拓展型产业转移模式第67-68页
     ·集群吸引型产业转移模式第68-70页
第4章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第70-92页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第70-79页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态势第70-74页
     ·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与产业转移第74-76页
     ·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第76-79页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潜在规模第79-87页
     ·产业转移趋势的衡量方法第79-81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81-87页
   ·发达地区产业转型的思路:价值链重构和价值链转换第87-92页
     ·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合——构建国内价值链第87-89页
     ·发达地区继续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向价值链高端挺进第89-92页
第5章 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及产业选择第92-126页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内涵第92-97页
     ·凝聚转移产业的吸引力第92-93页
     ·准确选择转移产业的鉴别力第93-94页
     ·顺利承接转移产业的支撑力第94-95页
     ·实现承接产业的发展力第95-97页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影响因素第97-100页
     ·要素资源第97-98页
     ·市场潜力因素第98页
     ·产业配套能力第98-99页
     ·技术研发水平第99页
     ·地区发展水平第99-100页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第100-113页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第100-101页
     ·指标选取及构成第101-105页
     ·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评价方法第105-107页
     ·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结果第107-113页
   ·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第113-126页
     ·欠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分析第114-118页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第118-126页
第6章 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效应第126-164页
   ·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第126-134页
     ·产业转移促进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作用机制第126-131页
     ·产业转移对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分析第131-134页
   ·技术溢出效应第134-151页
     ·技术溢出效应的含义第134-135页
     ·承接产业转移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途径第135-138页
     ·产业转移技术溢出效应的一般性分析第138-146页
     ·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第146-151页
   ·就业效应第151-157页
     ·就业规模增加效应第151-154页
     ·就业布局调整效应第154-157页
   ·城市化效应第157-164页
     ·产业转移城市化效应的路径分析第158-159页
     ·产业转移城市化效应的实证分析第159-164页
第7章 推进欠发达地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第164-174页
   ·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原则第164-166页
   ·推进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第166-174页
     ·产业转移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第166-167页
     ·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推进产业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第167-169页
     ·发达地区应积极促进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第169页
     ·欠发达地区应积极主动有重点地承接产业转移第169-172页
     ·欠发达地区应加强区域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承接格局第172-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85页
附录第185-21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212-213页
致谢第213页

论文共2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复杂网络的创新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研究
下一篇:同城化理论与实践研究--以长吉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