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页 |
1 上市公司收购与反收购 | 第7-14页 |
·收购与反收购的含义 | 第7-10页 |
·上市公司收购 | 第7-9页 |
·上市公司反收购 | 第9-10页 |
·上市公司反收购的价值分析 | 第10-14页 |
·反收购否定说与公司控制权市场论 | 第11页 |
·反收购肯定说与公司社会责任论 | 第11-12页 |
·反收购的价值分析 | 第12-14页 |
2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现状 | 第14-21页 |
·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与实践 | 第14-19页 |
·立法现状 | 第14-16页 |
·典型案例分析 | 第16-19页 |
·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的不足 | 第19-21页 |
·反收购决定权归属不明确 | 第19页 |
·目标公司董事信义义务规定缺失 | 第19-20页 |
·政府管制明显 | 第20页 |
·缺乏反收购救济机制 | 第20-21页 |
3 国外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比较 | 第21-29页 |
·美国反收购法律制度 | 第21-26页 |
·美国反收购立法 | 第21-24页 |
·董事会主导模式 | 第24-26页 |
·英国反收购法律制度 | 第26-27页 |
·英国反收购立法 | 第26-27页 |
·股东大会主导模式 | 第27页 |
·德国反收购法律制度 | 第27-28页 |
·各国反收购法律制度比较分析 | 第28-29页 |
4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29-35页 |
·明确上市公司反收购的立法原则 | 第29-31页 |
·保护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原则 | 第29-30页 |
·自由与适当限制原则 | 第30页 |
·信息披露原则 | 第30-31页 |
·上市公司反收购立法重点 | 第31-35页 |
·明确反收购决策权归属股东大会 | 第31-32页 |
·加强目标公司董事信义义务的规定 | 第32页 |
·完善反收购信息披露 | 第32-33页 |
·健全反收购司法救济机制 | 第33-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39-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