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X银行企业年金计划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页 |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17-19页 |
第2章 企业年金基本理论综述 | 第19-32页 |
·国内外关于企业年金的研究成果 | 第19-23页 |
·国外关于企业年金的研究成果 | 第19-20页 |
·国内关于企业年金的研究成果 | 第20-23页 |
·企业年金的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持久收入假说 | 第23-24页 |
·生命周期假说 | 第24-25页 |
·商业权宜概念 | 第25页 |
·人力折旧概念 | 第25-26页 |
·延期工资概念 | 第26页 |
·企业年金的类型 | 第26-27页 |
·按积累与支付方式划分 | 第26-27页 |
·按国家是否强制参加来划分 | 第27页 |
·按组织方式划分 | 第27页 |
·企业年金和其它养老保险制度的区别 | 第27-29页 |
·企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区别 | 第27-28页 |
·企业年金与商业养老保险的区别 | 第28-29页 |
·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条件和程序 | 第29-32页 |
·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条件 | 第29页 |
·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程序 | 第29-32页 |
第3章 国内外年金制度发展现状及前景 | 第32-37页 |
·国外企业年金制度发展历程及趋势 | 第32-34页 |
·国外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32-33页 |
·国外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趋势 | 第33-34页 |
·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发展概况 | 第34-37页 |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和变迁 | 第34-35页 |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现状及特点 | 第35-36页 |
·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落后的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第4章 HX银行现行年金制度的分析 | 第37-46页 |
·HX银行的情况简介 | 第37-38页 |
·HX银行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背景分析 | 第38-39页 |
·HX银行推行企业年金的必要性 | 第38-39页 |
·HX银行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可行性 | 第39页 |
·HX银行企业年金计划的方案 | 第39-42页 |
·HX银行企业年金计划的制定过程 | 第39-40页 |
·HX银行企业年金计划的具体内容 | 第40-42页 |
·HX银行企业年金计划的诊断分析 | 第42-46页 |
·从养老保障的角度分析 | 第42-43页 |
·从企业人力资本和人员流动的角度分析 | 第43-44页 |
·从企业薪酬管理和激励角度分析 | 第44-46页 |
第5章 HX银行年金计划的优化设计 | 第46-58页 |
·HX银行企业年金计划优化设计的要素分析 | 第46-47页 |
·进行优化设计的必要性 | 第46页 |
·HX银行年金计划的目标 | 第46-47页 |
·HX银行年金计划的设计原则 | 第47页 |
·HX银行企业年金计划优化设计方案 | 第47-58页 |
·年金计划参加人 | 第47-48页 |
·年金计划参与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48页 |
·年金计划组织机构和决策流程 | 第48-50页 |
·年金计划业务流程 | 第50-51页 |
·年金计划的缴费标准 | 第51-52页 |
·年金计划账户管理方式 | 第52-54页 |
·年金计划中断人员管理办法 | 第54页 |
·年金计划受益资格和待遇支付 | 第54-56页 |
·年金计划争议处理 | 第56页 |
·年金计划的中止和恢复 | 第56-58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8-60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58页 |
·本文的不足 | 第58-59页 |
·展望和建议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