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之资本博弈--演艺业投融资机制探析及个案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绪论 | 第10-19页 |
·课题来源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相关概念辨析 | 第14-17页 |
·文化产业 | 第14-15页 |
·资本 | 第15-16页 |
·演艺业 | 第16页 |
·投资 | 第16页 |
·融资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文章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创新点 | 第18页 |
·不足 | 第18-19页 |
二、置身母环境阐释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 | 第19-26页 |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概况 | 第19-22页 |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现状 | 第19-20页 |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 | 第20-22页 |
·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难的原因 | 第22-25页 |
·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不健全 | 第22-23页 |
·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不完善 | 第23页 |
·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 | 第23页 |
·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23-24页 |
·文化产业风险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 第24页 |
·文化产业担保制度的缺失 | 第24-25页 |
·投融资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 第25-26页 |
三、立足国际视角,探索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 | 第26-32页 |
·美国:“无为而治”的管理艺术 | 第26-28页 |
·完善的投融资机制 | 第26-27页 |
·多样的融资方式与多元的融资渠道 | 第27-28页 |
·英国:“一臂之距”的管理模式 | 第28-29页 |
·政府引导的投融资机制 | 第28页 |
·独具匠心的投融资方式 | 第28-29页 |
·韩国:文化艺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之路 | 第29-32页 |
·“文化立国”的政策指引 | 第29-30页 |
·政府指导下的特色融资机制 | 第30-32页 |
四、上下求索探析我国演艺业投融资机制 | 第32-47页 |
·我国演艺业投融资概况 | 第32-34页 |
·我国演艺业投融资的现状 | 第32-33页 |
·我国演艺业投融资的困境 | 第33-34页 |
·演艺业投融资理论研究基础 | 第34-36页 |
·双轮效应 | 第34-35页 |
·博弈论视角下的文化产业制度 | 第35-36页 |
·我国演艺业投融资机制的探索 | 第36-45页 |
·政府主导作为 | 第36-43页 |
·加大财政投入 | 第36页 |
·转变扶持方式 | 第36-37页 |
·拓展融资模式 | 第37-38页 |
·鼓励民资进入 | 第38-39页 |
·依法引入外资 | 第39页 |
·鼓励银行贷款 | 第39-40页 |
·推行文化彩票 | 第40页 |
·依托保险行业 | 第40-41页 |
·健全法律法规 | 第41页 |
·完善信用体系 | 第41页 |
·组建各类基金 | 第41-42页 |
·发展艺术基金会 | 第42页 |
·培养复合型人才 | 第42-43页 |
·融资主体作为 | 第43-44页 |
·积极上市融资 | 第43页 |
·发展风投与私募 | 第43-44页 |
·利用债券融资 | 第44页 |
·社会扶持 | 第44-45页 |
·演艺业投融资机制的启示 | 第45-47页 |
·国家政策支持的重要性 | 第45页 |
·健全投融资市场的培育 | 第45页 |
·投融资企业品牌的打造 | 第45-47页 |
五、实践报告与启示 | 第47-52页 |
·宋城集团 | 第47-52页 |
·背景资料 | 第47页 |
·发展策略 | 第47-48页 |
·融资之道 | 第48-49页 |
·启示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