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抗粗缩病材料的鉴定与筛选
|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引言 | 第9-15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 ·玉米粗缩病的主要病症状及分级标准 | 第9-10页 |
| ·玉米粗缩病的主要症状 | 第9-10页 |
| ·玉米粗缩病的分级标准 | 第10页 |
| ·玉米粗缩病的病原与鉴定 | 第10-11页 |
| ·病原 | 第10-11页 |
| ·玉米粗缩病病毒的鉴定 | 第11页 |
| ·玉米粗缩病发病规律 | 第11-12页 |
| ·传毒媒介 | 第11-12页 |
| ·玉米粗缩病的侵染循环 | 第12页 |
| ·玉米粗缩病暴发的主要因素 | 第12-13页 |
| ·气温 | 第12页 |
| ·耕作制度和栽培方式 | 第12-13页 |
| ·品种 | 第13页 |
| ·管理 | 第13页 |
| ·毒源量 | 第13页 |
| ·玉米粗缩病人工接种方法的建立 | 第13-14页 |
| ·玉米抗粗缩病种质资源鉴定 | 第14-1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18页 |
| ·试验设计 | 第15页 |
| ·试验材料 | 第15-16页 |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16-18页 |
| ·玉米杂交种粗缩病鉴定标准 | 第16-17页 |
| ·调查方法 | 第16页 |
| ·抗性评价 | 第16-17页 |
| ·玉米自交系粗缩病鉴定标准 | 第17-18页 |
| ·病情调查 | 第17页 |
| ·抗性评价 | 第17-1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8-38页 |
| ·玉米播期与玉米粗缩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 第18-25页 |
| ·灰飞虱消长规律 | 第18-20页 |
| ·稻茬麦田灰飞虱发生消长 | 第18页 |
| ·旱作麦田一代灰飞虱成虫消长 | 第18-19页 |
| ·玉米田一代灰飞虱消长 | 第19-20页 |
| ·不同玉米播期与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关系 | 第20-22页 |
| ·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形状的影响 | 第22-24页 |
| ·灰飞虱消长规律与玉米粗缩病发生的关系 | 第24-25页 |
| ·种质资源抗粗缩病鉴定与筛选 | 第25-38页 |
| ·玉米杂交种粗缩病抗性鉴定 | 第25-28页 |
| ·2008年部分玉米杂交种抗性鉴定 | 第25-26页 |
| ·2009年山东部分主推品种抗性鉴定 | 第26-27页 |
| ·2010年部分审定品种抗性鉴定 | 第27-28页 |
| ·自交系粗缩病抗性鉴定 | 第28-38页 |
| ·常用普通玉米自交系的抗性鉴定 | 第28-34页 |
| ·新组配自交系的抗性鉴定 | 第34-38页 |
| 4 讨论 | 第38-40页 |
| ·玉米播期与玉米粗缩病发生关系的研究 | 第38页 |
| ·种质资源抗粗缩病鉴定与筛选 | 第38-40页 |
| 5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