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副枪系统控制方法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绪论 | 第10-15页 |
·副枪检测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副枪液位检测系统研究的现状 | 第10-11页 |
·碳含量测量技术的现状 | 第11-12页 |
·副枪系统自动化的发展现状 | 第12页 |
·副枪系统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传感器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 第12-13页 |
·自动控制理论和方法的改进以及先进控制软件的开发 | 第13-14页 |
·副原料过程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 第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2. 炼钢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 | 第15-27页 |
·炼钢原理 | 第15-18页 |
·铁水炉外脱硫 | 第15-16页 |
·炼钢的基本任务 | 第16页 |
·熔渣的性质 | 第16-17页 |
·转炉炼钢过程中杂质去除反应 | 第17-18页 |
·炼钢原材料 | 第18-20页 |
·入炉废钢 | 第18页 |
·造渣材料 | 第18-20页 |
·炼钢工艺 | 第20-27页 |
·装入制度 | 第20-21页 |
·供氧制度 | 第21-22页 |
·造渣制度 | 第22-23页 |
·温度控制、终点控制和出钢 | 第23-25页 |
·脱氧合金化 | 第25-27页 |
3.副枪系统的工作原理及系统组成 | 第27-35页 |
·概述 | 第27-28页 |
·副枪设备主要组成部分 | 第28-29页 |
·副枪升降系统 | 第28页 |
·副枪旋转系统 | 第28-29页 |
·探头自动装卸系统 | 第29页 |
·操作台安装位置 | 第29页 |
·操作方式及其功能 | 第29-35页 |
·副枪系统的操作方式 | 第29-30页 |
·副枪系统的操作功能 | 第30-35页 |
·A 操作台 | 第30-31页 |
·B 操作台 | 第31-33页 |
·C 操作盘 | 第33页 |
·D 操作盘 | 第33页 |
·E 操作盘 | 第33-35页 |
4.副枪系统的模糊控制 | 第35-56页 |
·采用智能控制的必要性 | 第35页 |
·模糊控制原理 | 第35-38页 |
·模糊化 | 第35-36页 |
·知识库 | 第36-37页 |
·模糊推理 | 第37页 |
·清晰化 | 第37-38页 |
·副枪模糊控制 | 第38-49页 |
·副枪升降速度和测试深度设定值控制算法 | 第38-41页 |
·副枪升降速度设定值的程序实现 | 第41-49页 |
·模糊自整定 PID 参数控制算法 | 第49-55页 |
·模糊化 | 第49-51页 |
·输入量的合成算法 | 第51页 |
·规则推理 | 第51页 |
·模糊推理与反模糊化 | 第51-52页 |
·参数自整定表 | 第52-53页 |
·模糊自整定 PID 参数程序设计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副枪系统的上位机监控 | 第56-65页 |
·组态软件概述 | 第56页 |
·SIMATIC WINCC 的功能特点 | 第56-58页 |
·WINCC 与 PLC 的通讯 | 第58-59页 |
·副枪监控系统开发 | 第59-65页 |
6. 控制系统应用效果 | 第65-67页 |
·控制系统特点 | 第65-66页 |
·控制系统的应用效果 | 第66-6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7页 |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