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电动汽车及换电站的微网优化调度研究
致谢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目录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43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5-17页 |
·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方式概述 | 第17-22页 |
·分散式充电方式 | 第17页 |
·集中充换电站方式 | 第17页 |
·发展现状 | 第17-19页 |
·挑战与机遇 | 第19-22页 |
·电动汽车充放电对电力系统影响研究概述 | 第22-27页 |
·电动汽车行驶与功率特性 | 第22-23页 |
·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的影响 | 第23-25页 |
·电动汽车放电对电网的影响 | 第25-27页 |
·电动汽车相关优化调度研究概述 | 第27-32页 |
·本文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3页 |
第二章 考虑电动汽车随机接入的微网优化调度研究 | 第43-63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电动汽车接入模式 | 第44-45页 |
·EV随机、错峰充电模式下的微网优化调度模型 | 第45-51页 |
·EV智能接入模式下微网优化调度模型 | 第51-55页 |
·算例分析 | 第55-60页 |
·微网系统参数 | 第55-57页 |
·仿真结果 | 第57-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三章 电动汽车换电站在微网中的经济性评价 | 第63-80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换电站接入模式与组成 | 第64-66页 |
·换电站接入模式 | 第64-65页 |
·充放电装置-电池组连接模式 | 第65-66页 |
·电池组假设 | 第66页 |
·BSS经济运行模型 | 第66-69页 |
·目标函数 | 第66-67页 |
·充放电装置模型约束条件 | 第67-69页 |
·换电站模型约束条件 | 第69页 |
·算例分析 | 第69-78页 |
·系统参数 | 第69-70页 |
·优化结果 | 第70-74页 |
·其他因素分析 | 第74-78页 |
·结论 | 第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第四章 含电动汽车换电站的微网孤岛运行优化研究 | 第80-94页 |
·引言 | 第80-81页 |
·微网组成结构 | 第81-83页 |
·微电网独立运行优化模型 | 第83-86页 |
·充放电机及换电站运行约束与成本 | 第83页 |
·电池储能电站运行约束与成本 | 第83-84页 |
·可中断负荷约束与中断损失 | 第84-85页 |
·微网优化运行约束与目标函数 | 第85-86页 |
·算例分析 | 第86-92页 |
·系统参数 | 第86-87页 |
·优化结果 | 第87-92页 |
·小结 | 第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4页 |
第五章 考虑电动汽车及换电站的微网随机调度研究 | 第94-112页 |
·引言 | 第94-95页 |
·包含电动汽车及换电站的微网结构 | 第95-96页 |
·包含BSS的微网优化调度模型 | 第96-101页 |
·目标函数 | 第96-97页 |
·约束条件 | 第97-98页 |
·不确定性约束处理 | 第98-101页 |
·算例分析 | 第101-110页 |
·微网系统参数 | 第101-102页 |
·随机变量分布 | 第102-106页 |
·优化结果 | 第106-110页 |
·小结 | 第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2-115页 |
·全文工作总结 | 第112-113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113-11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有关学术论文 | 第115-1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主要荣誉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