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学术价值 | 第9页 |
·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框架 | 第10页 |
·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第11页 |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难点 | 第11-12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内涵及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3-16页 |
·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运作模式 | 第13-14页 |
·SWOT分析方法的概念及特点 | 第14-15页 |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的概念、步骤及评价原则 | 第15页 |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的概念、步骤及评价原则 | 第15-16页 |
·第三方物流联盟战略相关研究 | 第16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页 |
·影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因素相关研究 | 第16-18页 |
·成本因素相关研究 | 第17页 |
·合同与契约诚信因素相关研究 | 第17页 |
·人才因素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长三角一体化及区域物流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19页 |
·长三角一体化相关研究 | 第18页 |
·区域物流相关理论研究 | 第18-19页 |
·相关理论及综述总结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嘉兴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33页 |
·嘉兴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 第21-30页 |
·第三方物流基础现状 | 第21-23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现状 | 第23-25页 |
·港区第三方物流现状 | 第25-28页 |
·支撑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物流园区及专业市场现状 | 第28-30页 |
·第三方物流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物流资源分散,缺少大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 第30-31页 |
·第三方物流专业化程度及管理体制落后 | 第31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 第31页 |
·第三方物流人才缺乏 | 第31-32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不高 | 第32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联动不够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嘉兴发展第三方物流的SWOT分析 | 第33-43页 |
·Strength(优势) | 第33-34页 |
·区位优势 | 第33页 |
·港口优势 | 第33-34页 |
·专业市场优势 | 第34页 |
·产业集群优势 | 第34页 |
·机场优势 | 第34页 |
·Weakness(弱势) | 第34-36页 |
·五县两区的行政壁垒 | 第35页 |
·各行业联动不足 | 第35页 |
·第三方物流聚集效应差 | 第35页 |
·城市物流综合竞争力低 | 第35-36页 |
·Opportunity(机会) | 第36-38页 |
·长三角国际化进程加快 | 第37页 |
·新一轮产业转移 | 第37页 |
·浙江发展海洋经济 | 第37页 |
·与沪杭同城战略 | 第37-38页 |
·Threat(威胁) | 第38-39页 |
·竞争者多 | 第38页 |
·高端消费品流失 | 第38页 |
·高素质人才流失 | 第38页 |
·沪杭物流极化效应 | 第38-39页 |
·对嘉兴发展第三方物流的SWOT进行IFE及EFE矩阵分析 | 第39-41页 |
·内部因素矩阵(IFE)分析 | 第39-40页 |
·外部因素矩阵(EFE)分析 | 第40-41页 |
·对嘉兴发展第三方物流的SWOT进行综合分析 | 第41-43页 |
第五章 嘉兴发展第三方物流对策研究 | 第43-55页 |
·统筹规划整合物流资源 | 第43-45页 |
·统筹规划物流园区 | 第43页 |
·整合物流资源,培育本土具有带头作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 第43-44页 |
·引进国内外知名第三方物流企业 | 第44页 |
·建立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 第44页 |
·借助长三角的物流网络资源,与周边城市竞合发展第三方物流 | 第44-45页 |
·突出优势,抓住机遇发展第三物流 | 第45-48页 |
·突出区位优势发展第三方物流 | 第45-46页 |
·利用专业市场及产业集群优势,建立物流联盟 | 第46页 |
·抓住发展海洋经济的机会,加强港口物流的建设 | 第46-48页 |
·构建海河联运体系 | 第48页 |
·加强物流基础及信息化建设 | 第48-51页 |
·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 第48-49页 |
·应用物流新技术,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网络 | 第49页 |
·构建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 | 第49-51页 |
·加强第三方物流服务 | 第51页 |
·加强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 第51页 |
·加强个性化增值服务 | 第51页 |
·保障第三方物流人才的需求 | 第51-52页 |
·引进第三方物流人才 | 第51-52页 |
·培养第三方物流人才 | 第52页 |
·留住第三方物流人才 | 第52页 |
·完善对第三方物流的政策扶持及组织领导 | 第52-55页 |
·保障第三方物流的资金投入 | 第52-53页 |
·完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相关扶持制度 | 第53页 |
·建立物流行业协会 | 第53-54页 |
·建设信用多元体系 | 第54-5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研究结论 | 第55-56页 |
·展望 | 第56-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