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第2章 公司治理与债权融资的基本理论 | 第21-30页 |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1-22页 |
·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委托——代理问题 | 第21页 |
·公司治理的涵义 | 第21-22页 |
·融资结构理论 | 第22-26页 |
·融资结构概述 | 第22-23页 |
·融资结构基本理论 | 第23-26页 |
·债权融资与融资模式分析 | 第26-30页 |
·融资模式——保持距离型融资模式与控制导向型融资模式 | 第26-27页 |
·西方发达国家两种不同融资模式及其比较 | 第27-30页 |
第3章 公司治理与债权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7页 |
·债权融资种类及特点 | 第30-32页 |
·银行借款 | 第30页 |
·商业信用 | 第30-31页 |
·债券融资 | 第31页 |
·融资租赁 | 第31-32页 |
·债权融资的公司治理效应理论分析 | 第32-34页 |
·债权融资对委托代理成本的影响 | 第32-33页 |
·债权融资对经营者经营激励的影响 | 第33页 |
·债权融资的信号传递功能 | 第33-34页 |
·债权融资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 | 第34页 |
·公司治理与债权融资的假设分析 | 第34-37页 |
·债权融资水平与公司治理效应 | 第34-35页 |
·债权融资期限与公司治理效应 | 第35页 |
·债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效应 | 第35-37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37-49页 |
·变量选取 | 第37-39页 |
·被解释变量 | 第37-38页 |
·解释变量 | 第38页 |
·控制变量 | 第38-39页 |
·样本选择和模型设计 | 第39页 |
·数据来源 | 第39页 |
·模型设计 | 第39页 |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39-49页 |
·变量描述性统计 | 第40-43页 |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43-49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9-53页 |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政策建议 | 第49-52页 |
·推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促进医药类公司的长期发展 | 第50页 |
·完善和充分发挥银行在医药类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 第50-51页 |
·完善偿债保障机制确保债务的“硬约束” | 第51-52页 |
·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