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巢湖流域(合肥市)非点源磷污染负荷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致谢第8-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非点源污染第13-14页
     ·非点源污染的定义第13页
     ·非点源污染的形成和危害第13-14页
   ·非点源磷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第14-16页
   ·国内外非点源污染研究现状第16-19页
   ·土地利用与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第19页
   ·选题依据第19-23页
     ·研究背景第19-21页
     ·研究意义第21页
     ·选取Soranno磷通量模型和USLE方程的原因第21-23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3-25页
     ·研究内容第23-24页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第25-34页
   ·合肥市自然生态环境第25-27页
     ·地理位置第25页
     ·地质地貌第25页
     ·气候特征第25-26页
     ·生态环境第26页
     ·水系第26-27页
   ·社会环境第27-28页
     ·合肥市行政区划和人口第27-28页
     ·社会经济现状第28页
   ·合肥市城市化进程第28-29页
   ·合肥市土地利用情况变化第29-34页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第29-30页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第30-31页
     ·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第31-32页
     ·土地利用强度的变化第32-33页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合理性分析第33-34页
第三章 模型应用与评价第34-55页
   ·数据资料第34页
   ·Soranno磷通量模型第34-38页
     ·输出系数的确定第34-37页
     ·P值的确定第37-38页
   ·Soranno磷通量模型的应用第38页
   ·Soranno磷通量模型计算结果第38-40页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第40-47页
     ·模型中相关因子的研究第41-45页
     ·计算结果第45-47页
   ·考虑降雨影响的Soranno磷通量模型第47-52页
     ·降雨量与TP实测值相关关系分析第48-49页
     ·降雨量与非点源TP污染负荷量相关关系分析第49-52页
   ·几种研究方法的分析比较第52-54页
   ·模型适用性分析第54-55页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磷污染的影响研究第55-60页
   ·非点源P污染对巢湖流域水质的影响第55页
   ·土地利用变化对非点源TP负荷量的影响第55-56页
   ·土地利用变化与非点源TP污染负荷的关系第56-59页
   ·非点源TP负荷强度变化趋势分析第59-60页
第五章 非点源污染的最佳管理模式研究第60-68页
   ·土地利用最佳管理模式研究第60-63页
     ·确定目标函数第61页
     ·确定约束条件第61-63页
   ·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第63-68页
     ·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第63-65页
     ·城市非点源污染防治措施第65-6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结论第68-69页
   ·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化对上海市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梦幻与极简--非线性建筑形态简易逻辑生成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