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配置腐败及其防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文献简评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22-25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公共资源配置腐败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25-35页 |
·公共资源及公共资源配置腐败的界定 | 第25-27页 |
·公共资源的界定 | 第25页 |
·公共资源配置腐败的界定 | 第25-27页 |
·公共资源配置腐败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27-35页 |
·科斯的产权界定理论 | 第27-29页 |
·公共事业民营化理论 | 第29-31页 |
·成本收益理论 | 第31-33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33-35页 |
第3章 公共资源配置腐败问题的现状分析 | 第35-47页 |
·公共资源配置腐败问题的一般概况 | 第35-36页 |
·公共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腐败问题 | 第36-39页 |
·滥用公共权力谋取个人私利 | 第36-37页 |
·招拍挂环节存在权力滥用现象 | 第37-38页 |
·滥用公共权力谋取部门利益 | 第38-39页 |
·引致公共资源配置腐败问题的原因 | 第39-47页 |
·公共资源配置的调控机制紊乱 | 第40-41页 |
·政府干预资源配置产生非生产性租金 | 第41-44页 |
·传统官本位文化的侵蚀 | 第44-45页 |
·官员个人的逐利动机 | 第45-47页 |
第4章 国内外公共资源配置腐败的防治经验与启示 | 第47-61页 |
·公共资源配置腐败防治的国际成功做法 | 第47-50页 |
·美国的公共资源配置特别许可制度 | 第47-48页 |
·英国的市场运行机制与多元监控机制 | 第48-49页 |
·新加坡的公共资源供应模式 | 第49-50页 |
·我国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的成功范例 | 第50-58页 |
·杭州的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 | 第51-52页 |
·珠海的公共资源配置公平公开交易 | 第52-55页 |
·厦门的有序市场与廉洁政府互动机制 | 第55-57页 |
·香港的租赁与协议出让制度 | 第57-58页 |
·公共资源配置腐败防治经验的启示 | 第58-61页 |
·立法与责任追究相结合 | 第59页 |
·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方式 | 第59页 |
·全方位的透明监督机制 | 第59-61页 |
第5章 公共资源配置腐败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 第61-74页 |
·改革公共资源配置机制 | 第61-65页 |
·进一步明晰公共资源产权 | 第61-62页 |
·引入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方式 | 第62-63页 |
·建立公共资源配置三权分离模式 | 第63-64页 |
·强化公共资源配置问责机制 | 第64-65页 |
·完善公共资源配置管理制度 | 第65-68页 |
·改革传统公共资源配置行政审批制度 | 第65-66页 |
·加强公共资源配置的过程性或执行性管理 | 第66-67页 |
·尊重民众对公共资源配置的最终话语权 | 第67-68页 |
·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评估体系 | 第68-70页 |
·加强对公共资源配置者的行为评估 | 第68-69页 |
·建立公共资源配置评估结果的反馈机制 | 第69-70页 |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 第70-74页 |
·严格公共资源配置部门官员的晋升提拔机制 | 第71-72页 |
·提高公共资源配置腐败的风险系数 | 第72页 |
·健全公共资源配置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