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7页 |
| 1 绪论 | 第17-33页 |
|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7-24页 |
| ·新一代(第四代)人机交互与通讯 | 第18-21页 |
| ·图像的三维信息获取丰富了AVR虚拟环境的生成方式 | 第21-24页 |
| ·图像的三维信息获取中的若干关键技术 | 第24-2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9-33页 |
| 2 有关的理论基础知识 | 第33-45页 |
| ·射影几何的一些基础知识 | 第33-38页 |
| ·射影变换 | 第33-34页 |
| ·射影平面 | 第34页 |
| ·三维射影空间 | 第34页 |
| ·空间变换 | 第34-36页 |
| ·二次曲线和二次曲面 | 第36-38页 |
| ·相机的成像几何模型 | 第38-39页 |
| ·线性针孔成像模型 | 第38-39页 |
| ·非线性成像几何模型 | 第39页 |
| ·多视点几何关系 | 第39-45页 |
| ·平面单应 | 第40-41页 |
| ·两视点间的对极几何关系 | 第41-42页 |
| ·三视点间的三线性几何关系 | 第42-45页 |
| 3 高精度编码圆环标记定标 | 第45-63页 |
| ·引言 | 第45-46页 |
| ·相关的研究工作 | 第46-47页 |
| ·圆环类标记的研究 | 第46-47页 |
| ·编码圆环标记的研究 | 第47页 |
| ·编码圆环标记的设计 | 第47-48页 |
| ·整体系统方案 | 第48-49页 |
| ·标记检测 | 第49-56页 |
| ·基于同态滤波的图像增强 | 第49-50页 |
| ·单阈值图像二值化 | 第50-51页 |
|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颗粒状区域滤除 | 第51-52页 |
| ·基于几何参数的椭圆区域筛选 | 第52-54页 |
| ·1D边缘检测 | 第54-55页 |
| ·高精度椭圆拟合 | 第55-56页 |
| ·标记识别 | 第56-60页 |
| ·基于仿射变换的成像形变矫正 | 第57-58页 |
| ·基于交比不变性的编码区域定位与极坐标转换 | 第58-59页 |
| ·基于查找表的快速译码 | 第59-60页 |
| ·实验 | 第60-62页 |
| ·标记中心定位精度测试 | 第60-62页 |
| ·辅助定标测试 | 第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 4 基于LMI松弛技术的多视点中固定焦距值的全局优化求解 | 第63-75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相关工作 | 第63-64页 |
| ·自定标的原理与实现 | 第64-67页 |
| ·自定标与三维重建 | 第64-65页 |
| ·基于绝对对偶二次曲面的自定标理论 | 第65-66页 |
| ·Cheirality约束 | 第66-67页 |
| ·基于绝对对偶二次曲面的自定标计算方法 | 第67页 |
| ·多视点中固定焦距的自标定 | 第67-70页 |
| ·基于LMI松弛的多项式优化 | 第67-68页 |
| ·问题描述与全局最优求解 | 第68-70页 |
| ·实验 | 第70-74页 |
| ·合成数据 | 第70-72页 |
| ·真实图像 | 第72-74页 |
| ·总结 | 第74-75页 |
| 5 长序列未定标图像的层次融合三维重建 | 第75-95页 |
| ·引言 | 第75页 |
| ·相关的研究 | 第75-76页 |
| ·基于层次融合的三维重建 | 第76-89页 |
| ·子序列的划分 | 第77-79页 |
| ·子序列的射影重建 | 第79-81页 |
| ·公共焦距估计 | 第81-83页 |
| ·子序列度量重建 | 第83-84页 |
| ·子序列的层次融合 | 第84-89页 |
| ·非关键帧运动参数估计 | 第89页 |
| ·实验 | 第89-93页 |
| ·合成数据 | 第89-90页 |
| ·带标记的序列图像 | 第90-92页 |
| ·室外无标记景物序列图像 | 第92-93页 |
| ·小结 | 第93-95页 |
| 6 无序未定标图像的层次融合三维重建 | 第95-117页 |
| ·引言 | 第95-96页 |
| ·相关的工作 | 第96-97页 |
| ·基于生成树剖分的层次融合式三维重建 | 第97-111页 |
| ·相似图像查找 | 第97-100页 |
| ·有监督的生成树构建 | 第100-103页 |
| ·生成树的层次剖分 | 第103-104页 |
| ·基于层次融合的射影重建 | 第104-108页 |
| ·自定标 | 第108-111页 |
| ·实验 | 第111-115页 |
| ·自定标精度实验 | 第111-113页 |
| ·重建策略比较实验 | 第113-115页 |
| ·小结 | 第115-117页 |
| 7 3DPOM一个基于图像的真实感模型重建系统 | 第117-129页 |
| ·基于视觉凸包的真实感模型重建系统 | 第118-121页 |
| ·基于匹配点的真实感模型重建系统 | 第121-128页 |
| ·小结 | 第128-129页 |
| 8 结束语 | 第129-1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1-141页 |
| 附录A | 第141-143页 |
| 附录B | 第143-147页 |
| 附录C | 第147-151页 |
| 附录D | 第151-153页 |
| 附录E | 第153-157页 |
| 攻改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7页 |
| 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57-16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