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天线:按用途分论文--移动通信天线论文

基站电调天线无源互调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无源互调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无源互调对通信系统产生的危害性第11-13页
     ·相邻基站小区间的影响第11-12页
     ·通信系统自身接收信道的影响第12-13页
     ·不同通信系统间的干扰第13页
   ·无源互调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无源互调产生的数学模型分析第16-30页
   ·无源互调产生的基本原理第16-17页
   ·傅立叶数学表达式第17-24页
     ·对于两载波互调产物一般表达式第17-19页
     ·多载波互调产物一般表达式第19-21页
     ·PIM 干扰对通信系统抗噪性能影响数值分析第21-24页
   ·无源互调产生的机理第24-29页
     ·材料非线性引起的无源互调第24-25页
     ·接触非线性引起的无源互调第25-28页
     ·电子隧道效应机理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基站电调天线无源互调模型分析第30-49页
   ·基站电调天线组成第30-31页
   ·辐射单元无源互调研究第31-35页
   ·微带线传输线模型第35-40页
   ·7/16 连接器无源互调第40-43页
   ·影响基站天线无源互调指标的其它关键因素第43-46页
     ·天线“共地”方式影响第43-44页
     ·辐射单元之间隔板影响第44-46页
   ·焊接因素对无源互调稳定性影响第46-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无源互调测试系统稳定性分析第49-54页
   ·无源互调仪系统组成第49-50页
   ·互调测试误差第50-52页
   ·互调仪校准第52-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移动通信天线现场无源互调干扰排查第54-57页
   ·基站通信现场无源互调干扰产生原因第54-55页
   ·无源互调干扰基站站点排查第5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总结和展望第57-58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附件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移动互联网网间通信质量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EVDO网络中实施QoS差异化策略控制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