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22页 |
·肠道微生物对宿主的影响 | 第9-10页 |
·益生菌L. casei Zhang的研究 | 第10-12页 |
·益生菌 | 第10-11页 |
·益生菌L. casei Zhang | 第11-12页 |
·益生菌对肠道菌群及肠道代谢的影响 | 第12-15页 |
·益生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第12-13页 |
·益生菌的摄入对短链脂肪酸代谢水平的影响 | 第13-14页 |
·益生菌的摄入对总胆汁酸代谢的影响 | 第14-15页 |
·益生菌的摄入对粪便细菌酶活力的影响 | 第15页 |
·益生菌与肠道疾病的关系 | 第15-17页 |
·治疗及缓解腹泻 | 第15页 |
·缓解乳糖不耐受症 | 第15-16页 |
·治疗肠道易激综合症 | 第16页 |
·治疗炎性肠道疾病 | 第16页 |
·抑菌活性 | 第16页 |
·抗结肠癌 | 第16-17页 |
·术后肠道保护 | 第17页 |
·肠道微生物研究的技术手段 | 第17-21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 第18-19页 |
·定量PCR | 第19页 |
·荧光原位杂交 | 第19-20页 |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第20页 |
·微阵列 | 第20页 |
·焦磷酸测序 | 第20-21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1页 |
·课题研究的路线图 | 第2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1页 |
·试验材料与仪器 | 第22-24页 |
·试验菌株与健康志愿者 | 第22-23页 |
·试验试剂 | 第23-24页 |
·试验仪器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31页 |
·益生菌L. casei Zhang的服用 | 第24-25页 |
·粪便样品中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 第25页 |
·粪便样品中总胆汁酸的测定 | 第25-26页 |
·粪便样品中总细菌宏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第26页 |
·益生菌L. casei Zhang特异性引物的筛选 | 第26页 |
·益生菌L. casei Zhang的定量研究 | 第26页 |
·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肠道菌群的变化 | 第26-28页 |
·肠道内优势菌群特异性引物的筛选及扩增条件的优化 | 第28-29页 |
·肠道内优势菌群的绝对定量研究 | 第29-31页 |
·数据分析 | 第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5页 |
·志愿者的个体差异 | 第31-32页 |
·粪便细菌宏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第32-33页 |
·益生菌L. casei Zhang引物特异性验证 | 第33-35页 |
·益生菌L. casei Zhang在人体肠道中的存活情况 | 第35-37页 |
·益生菌L. casei Zhang对肠道菌群影响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 | 第37-39页 |
·益生菌L. casei Zhang对肠道优势菌群的影响 | 第39-43页 |
·益生菌L. casei Zhang对肠道SCFAs和TBA的代谢影响 | 第43-45页 |
4 讨论 | 第45-47页 |
·粪便中细菌宏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 第45-46页 |
·DGGE变性胶浓度梯度及电泳条件 | 第46页 |
·特异性引物的筛选 | 第46-47页 |
·影响定量PCR结果的因素 | 第47页 |
·DNA的提取 | 第47页 |
·特异性引物的筛选 | 第47页 |
·标准曲线的制定 | 第47页 |
5 结论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7页 |
作者简介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