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22页 |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4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8-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9-22页 |
2 汶川中小学校校舍震损现实、特征与典型问题分析 | 第22-42页 |
·汶川校舍震损现实 | 第22-24页 |
·汶川校舍震损特征 | 第24-29页 |
·汶川城市—乡镇—农村各级区域破坏的不同 | 第24-25页 |
·汶川教学楼受次生灾害破坏严重 | 第25-27页 |
·平面设计通用化——汶川教学楼震损主要以单外廊形式为主 | 第27-29页 |
·基于汶川校舍震损特征的建筑设计问题分析 | 第29-41页 |
·基于汶川各级区域校舍震损的不同特征的分析 | 第29页 |
·选址不合理 | 第29-30页 |
·单外廊形式问题和框架结构主要破坏问题分析 | 第30-37页 |
·建筑局部设计问题分析 | 第37-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3 西安中小学校舍建筑学抗震评估、分析 | 第42-76页 |
·西安市中小学教学楼现状和调研中发现的潜在抗震问题 | 第42-48页 |
·西安教学楼的现状 | 第42-44页 |
·西安教学楼潜在抗震问题的提出 | 第44-48页 |
·校舍对学校避难疏散场地影响,分析及对策 | 第48-59页 |
·学校是重要的疏散避震场地和其作为避震场所的各要素分析 | 第48-53页 |
·学校抗震避难场地的面积和抗震基础设施缺乏的问题分析研究 | 第53-57页 |
·学校作为抗震避难场地的可达性问题和紧急避难的疏散问题分析研究 | 第57-59页 |
·不规则体型校舍的问题分析 | 第59-68页 |
·调研中不规则校舍类型 | 第59-63页 |
·建筑平面中局部突出的设计问题分析 | 第63-65页 |
·建筑平面中整体组合不规则的设计问题分析 | 第65-67页 |
·建筑平面中尺寸突变的设计问题分析 | 第67-68页 |
·建筑局部设计的问题分析研究 | 第68-75页 |
·楼梯间的破坏问题及分析 | 第68-71页 |
·建筑竖向设计顶部突变破坏问题分析 | 第71-73页 |
·建筑弧墙破坏问题分析 | 第73-74页 |
·地震中建筑的女儿墙破坏问题探讨 | 第74-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4 中小学校舍应对地震的建筑学安全设计对策 | 第76-104页 |
·中小学教学楼安全设计原则 | 第76-77页 |
·基于城市抗震防灾系统和安全疏散的安全设计对策 | 第77-84页 |
·基于城市防灾系统的安全设计 | 第77-80页 |
·基于震中避难疏散的教学楼安全设计 | 第80-84页 |
·单体抗震安全设计 | 第84-103页 |
·选择适宜的中小学教学楼建筑结构 | 第84-85页 |
·建筑体型设计安全对策 | 第85-88页 |
·单外廊式的改进措施 | 第88-93页 |
·设计案例 | 第93-103页 |
·小结 | 第103-104页 |
5 结语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2页 |
图表目录 | 第112-11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工作 | 第116-118页 |
附件 雁塔区小学调研资料整理 | 第118-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