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黄帝文化园区规划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课题来源 | 第9页 |
·黄帝文化园区 | 第9-1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依据 | 第11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2. 景观安全格局相关理论综述 | 第13-19页 |
·景观及景观安全的概念 | 第13-14页 |
·景观 | 第13页 |
·景观安全 | 第13-14页 |
·景观生态学概述 | 第14-15页 |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和内涵 | 第14页 |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综述 | 第15-16页 |
·景观安全格局的概念 | 第15-16页 |
·景观安全格局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建立步骤 | 第16-18页 |
·源的确定 | 第16-17页 |
·建立阻力面 | 第17页 |
·根据阻力面来判别安全格局 | 第17-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3. 黄帝文化园区景观安全格局分析 | 第19-43页 |
·黄帝文化园区概况 | 第19-27页 |
·黄帝文化园区概况 | 第19-21页 |
·黄陵县概况 | 第21-26页 |
·黄帝文化园区现阶段存在问题分析 | 第26-27页 |
·场地自然特征分析 | 第27-29页 |
·地质地貌特征 | 第27页 |
·水文特征 | 第27-28页 |
·植被特征 | 第28-29页 |
·风景资源评价 | 第29-31页 |
·评价基本依据 | 第29页 |
·分级及其综合评价原则 | 第29页 |
·景源分级及其综合评价 | 第29-31页 |
·景观安全格局分析 | 第31-41页 |
·研究思路 | 第31-32页 |
·生态安全格局 | 第32-36页 |
·文化安全格局 | 第36-40页 |
·综合分析结论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3页 |
4.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黄帝文化园区规划策略研究 | 第43-57页 |
·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43页 |
·文脉优先策略 | 第43-49页 |
·圣地概念 | 第44页 |
·相关案例 | 第44-45页 |
·黄帝陵圣地环境构成要素 | 第45-46页 |
·黄帝陵圣地开发策划 | 第46-47页 |
·圣地环境保障体系 | 第47-49页 |
·城陵一体策略 | 第49-52页 |
·陵与城关系的历史演进 | 第49-50页 |
·陵与城存在的矛盾 | 第50页 |
·城陵关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 第50-52页 |
·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 第52-54页 |
·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52-53页 |
·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 第53页 |
·旅游发展定位 | 第53页 |
·旅游发展战略 | 第53-54页 |
·旧城更新策略 | 第54-56页 |
·更新范围 | 第54页 |
·旧城更新的原则 | 第54-55页 |
·旧城更新目标 | 第55页 |
·旧城更新的具体措施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5. 黄帝文化园区规划实践 | 第57-87页 |
·黄帝文化园区总体规划 | 第57-73页 |
·总体功能定位 | 第57-58页 |
·区域发展战略 | 第58-59页 |
·展示内容 | 第59页 |
·重点区域规划 | 第59-67页 |
·用地布局 | 第67-69页 |
·人口规模 | 第69-70页 |
·交通规划 | 第70-72页 |
·黄帝陵陵区的保护 | 第72-73页 |
·黄帝文化园区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 | 第73-87页 |
·详规对于落实总体规划的意义和作用 | 第73页 |
·详细设计四片区范围及现状条件 | 第73-74页 |
·总体定位及设计意向 | 第74-77页 |
·轩辕大道详细规划 | 第77-81页 |
·坊州古城详细规划 | 第81-83页 |
·文化中心详细规划 | 第83-85页 |
·东湾景区详细规划 | 第85-86页 |
·分期建设思路 | 第86-87页 |
6. 结论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图纸目录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