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及消解--以广州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s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综述 | 第15-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概述 | 第23-41页 |
·城市生活垃圾及其相关问题 | 第23-27页 |
·国外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 | 第27-30页 |
·欧美国家的垃圾分类政策 | 第27-29页 |
·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垃圾分类政策 | 第29-30页 |
·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 | 第30-34页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体系 | 第31-33页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组织体系 | 第33-34页 |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现状分析 | 第34-41页 |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相关政策 | 第34-36页 |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组织架构 | 第36-37页 |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取得的主要成效 | 第37-41页 |
第三章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现象 | 第41-47页 |
·政策执行效力在政府各层级中递减 | 第41-42页 |
·倡导性政策未能形成明确执行压力 | 第42-43页 |
·各区差异性导致政策落实效果悬殊 | 第43-44页 |
·社会各阶层参与分类的力度不均衡 | 第44-45页 |
·政策的宣传与普及缺乏有效的手段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因素 | 第47-63页 |
·政策执行梗阻的环境因素分析 | 第48-52页 |
·经济资源环境 | 第48-50页 |
·政治法制环境 | 第50-51页 |
·社会文化环境 | 第51-52页 |
·自然生态环境 | 第52页 |
·政策执行梗阻的主体因素分析 | 第52-57页 |
·城市决策者的利益倾向 | 第53-54页 |
·政策及执行的弹性太大 | 第54-55页 |
·政策执行人员激励不足 | 第55页 |
·缺乏专业队伍指导分类 | 第55-56页 |
·监督执行缺乏有效手段 | 第56-57页 |
·绩效考核体系尚未形成 | 第57页 |
·政策执行梗阻的目标群体分析 | 第57-63页 |
·市民环保意识淡薄 | 第57-58页 |
·排放习惯短期难改 | 第58-59页 |
·无利驱动分类行为 | 第59-61页 |
·生存压力无暇顾及 | 第61页 |
·惰性心理削弱分类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政策执行梗阻消解对策 | 第63-78页 |
·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的法律体系 | 第64-65页 |
·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政策的执法监管力度 | 第65页 |
·建构长效可行的垃圾分类行为激励途径 | 第65-68页 |
·唤醒公民垃圾分类意识 | 第66-67页 |
·培养市民垃圾分类习惯 | 第67-68页 |
·协同多元主体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 | 第68-76页 |
·协同学思想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 | 第68-71页 |
·协同推进生活垃圾产生源头减量 | 第71-72页 |
·协同提升生活垃圾后端处理效益 | 第72-76页 |
·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宣传与教育的力度 | 第76-78页 |
结语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