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基于农业产业化的农户融资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研究目的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2-14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4-15页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6页
     ·研究思路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融资的理论基础第17-25页
   ·农业产业化理论第17-20页
     ·农业产业化的概念第17页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第17-18页
     ·农业产业化中的农户生产经营特征第18-19页
     ·国外农业一体化组织模式第19页
     ·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模式第19-20页
     ·农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第20页
   ·农村金融相关理论第20-23页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第20-21页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第21页
     ·交易费用理论第21页
     ·比较成本理论第21-22页
     ·近现代农村金融理论的发展第22-23页
   ·信息经济理论第23-25页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3页
     ·风险转嫁理论第23-25页
第三章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农户融资的现状和问题分析第25-38页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状况第25-31页
     ·政府财政投入比重较低,总量仍旧不足第25-26页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支持有待改进第26-30页
     ·农村民间金融成为农户融资的主要途径第30-31页
   ·农业产业化中农户融资现状第31-34页
     ·农户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第31-32页
     ·农户融资多来源于民间金融第32-33页
     ·融资用途多样化第33页
     ·融资成本高,风险大第33-34页
   ·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农户融资存在的问题第34-36页
     ·与现代农业建设的资金需求相比,农户融资总量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第34-35页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不足第35页
     ·民间金融亟需规范第35页
     ·农户自身积累性投资不足第35-36页
   ·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农户融资难的原因分析第36-38页
第四章 农户融资中不同经济主体的博弈行为分析第38-48页
   ·不同利率水平金融机构收益和农户行为分析第38-40页
     ·不同利率水平下金融机构收益分析第38-39页
     ·不同利率水平下农户行为分析第39-40页
   ·金融机构与农户融资的博弈分析第40-45页
     ·无信贷担保机制下金融机构和农户的博弈分析第41-43页
     ·有信贷担保机制下金融机构、信贷担保机构和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第43-45页
   ·政府财政补贴下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博弈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农户融资模式构建第48-58页
   ·完善我国农户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第48-50页
     ·构建多层次信用担保体系第48-49页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业务第49页
     ·增大财政补贴力度,降低涉农信贷的风险与损失第49页
     ·健全不同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多方参与共同约束的融资环境第49-50页
   ·构建多元化的农户融资模式第50-58页
     ·“农户+金融机构+保险”融资模式第50-51页
     ·“农户+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公司”融资模式第51-52页
     ·“农户+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金融机构”融资模式第52-54页
     ·农户的“三权”抵押融资模式第54-58页
第六章 保证农户融资模式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第58-62页
   ·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完善农村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第58页
   ·加快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第58-60页
   ·规范民间金融的发展,发挥其对“三农”融资的支持作用第60页
   ·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第60页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完善农业风险补偿机制第60-61页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法律制度建设第61-62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介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陕西省村镇银行发展现状、问题与支持政策研究
下一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