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动载荷作用下包装制品结构疲劳损伤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课题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2-14页 | 
| ·课题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瓦楞纸板结构介绍及疲劳损伤机理 | 第14-22页 | 
| ·瓦楞纸板基本特性 | 第14-16页 | 
| ·瓦楞纸板的构造 | 第14-15页 | 
| ·瓦楞纸板的分类 | 第15-16页 | 
| ·疲劳行为的经验规律 | 第16-20页 | 
| ·疲劳破坏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 ·S—N 曲线及疲劳极限 | 第17页 | 
| ·Basquin 关系式 | 第17-18页 | 
| ·金属材料疲劳破坏机理 | 第18-19页 | 
| ·聚合物材料疲劳破坏机理 | 第19-20页 | 
| ·瓦楞纸板疲劳破坏 | 第20页 | 
| ·估计母体中值的最少试件个数判据 | 第20-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瓦楞纸板结构疲劳损伤特性的研究 | 第22-32页 | 
| ·瓦楞纸板结构抗压强度及疲劳损伤试验 | 第22-26页 |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2页 | 
| ·试验方案 | 第22-24页 | 
| ·试验结果 | 第24-26页 | 
| ·瓦楞纸板结构疲劳行为的分析 | 第26-31页 | 
| ·载荷分析 | 第26-28页 | 
| ·检验疲劳损伤试验观测值个数 | 第28-29页 | 
| ·试件失效分析 | 第29-30页 | 
| ·疲劳损伤数学模型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瓦楞纸板结构疲劳剩余强度特性的研究 | 第32-40页 | 
| ·线性疲劳累积损伤 | 第32-34页 | 
| ·疲劳剩余强度概念 | 第34-35页 | 
| ·瓦楞纸板结构疲劳剩余强度试验 | 第35-36页 | 
| ·试验材料 | 第36页 |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6页 | 
| ·试验方案 | 第36页 | 
| ·疲劳疲劳剩余强度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39页 | 
| ·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 ·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 ·修正模型 | 第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瓦楞纸板结构变幅疲劳损伤特性的研究 | 第40-45页 | 
| ·变幅载荷研究经验 | 第40-41页 | 
| ·变幅疲劳损伤特性试验 | 第41-43页 | 
| ·试验材料 | 第41-42页 | 
| ·仪器及试验方案 | 第42-43页 | 
| ·变幅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试验结果 | 第43-44页 | 
| ·结果分析 | 第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六章 瓦楞纸板结构疲劳运输包装设计思路 | 第45-55页 | 
| ·传统缓冲防振包装设计方法 | 第45-48页 | 
| ·确定流通环境 | 第45-46页 | 
| ·产品特性分析 | 第46页 | 
| ·产品改进 | 第46页 | 
| ·评估缓冲材料的性能 | 第46页 | 
| ·包装设计 | 第46-48页 | 
| ·试验验证 | 第48页 | 
| ·传统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48-49页 | 
| ·疲劳设计准则及方法 | 第49-50页 | 
| ·疲劳设计准则 | 第49页 | 
| ·疲劳设计方法 | 第49-50页 | 
| ·瓦楞纸板结构抗疲劳运输包装设计思路 | 第50-54页 | 
| ·设计过程简述 | 第50-53页 | 
| ·设计思路总结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 ·论文完成的工作 | 第55页 |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5页 | 
| ·展望 | 第55-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 
| 附录:试验数据拟合程序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