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导言 | 第8-17页 |
一、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条件 | 第17-24页 |
(一) 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 第17-19页 |
(二) 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形成的理论条件 | 第19-21页 |
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学说 | 第19-20页 |
2. 列宁的建党原则 | 第20-21页 |
(三) 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产生的实践条件 | 第21-24页 |
二、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 | 第24-30页 |
(一) 萌芽时期(1921年到1927年) | 第24-25页 |
(二) 形成时期(1927年到1935年) | 第25-27页 |
(三) 成熟时期(1935年到1945年) | 第27-28页 |
(四) 完善时期(1945年到1976年) | 第28-30页 |
三、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30-54页 |
(一) 党的思想建设 | 第30-38页 |
1. 提高全党理论水平 | 第30-32页 |
2. 培养无产阶级意识 | 第32-35页 |
3. 端正党员干部态度 | 第35-37页 |
4. 树立先进分子形象 | 第37-38页 |
(二) 党的政治建设 | 第38-42页 |
1. 准确制定政治路线 | 第38-39页 |
2. 适时调整方针政策 | 第39-40页 |
3. 密切联系中心任务 | 第40-41页 |
4. 正确开展党内斗争 | 第41-42页 |
(三) 党的组织建设 | 第42-45页 |
1. 坚持民主集中原则 | 第43页 |
2.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 第43-45页 |
3.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第45页 |
(四) 党的作风建设 | 第45-50页 |
1. 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 第46-48页 |
2. 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 第48-49页 |
3.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 第49-50页 |
(五) 党的制度建设 | 第50-54页 |
1. 健全组织制度 | 第50-51页 |
2. 健全领导制度 | 第51-52页 |
3. 健全监督制度 | 第52-54页 |
四、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的主要特点 | 第54-58页 |
(一) 鲜活的策略性 | 第54-55页 |
(二) 高度的战略性 | 第55页 |
(三) 理论的创新性 | 第55页 |
(四) 鲜明的实践性 | 第55-56页 |
(五) 坚定的革命性 | 第56-58页 |
五、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的意义 | 第58-65页 |
(一) 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的理论意义 | 第58-60页 |
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 第58-59页 |
2. 推动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发展 | 第59-60页 |
(二) 毛泽东党的建设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60-65页 |
1. 有助于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 | 第60-61页 |
2. 有助于推动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发展 | 第61页 |
3. 有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 | 第61-62页 |
4. 有助于树立党的良好形象 | 第62-63页 |
5. 增强了党的拒腐防变能力 | 第63-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