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北泉板凳龙舞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7-10页 |
·研究缘起 | 第7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8-9页 |
·创新之处和拟以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9-10页 |
2 龙与龙舞的联系 | 第10-16页 |
·关于龙的起源 | 第10-11页 |
·关于龙的传说 | 第10-11页 |
·关于龙的民间节俗 | 第11页 |
·龙舞的历史流变 | 第11-16页 |
·远古时期的龙舞 | 第12页 |
·龙舞的显现时期 | 第12-13页 |
·龙舞的发展时期 | 第13页 |
·龙舞的过渡时期 | 第13-14页 |
·龙舞发展的鼎盛时期 | 第14-15页 |
·现今龙舞的发展 | 第15-16页 |
3 北泉板凳龙本体研究 | 第16-27页 |
·重庆北泉板凳龙的发展历程 | 第16-20页 |
·重庆地区文化与龙的渊源 | 第16-17页 |
·北泉村澄江镇地理环境 | 第17页 |
·北泉板凳龙舞的发展历史 | 第17-19页 |
·北泉板凳龙舞历获殊荣 | 第19-20页 |
·北泉板凳龙基本动作及传承谱系梳理 | 第20-27页 |
·基本动作的整理 | 第20-25页 |
·传承人谱系 | 第25-27页 |
4 北泉板凳龙文化深度研究 | 第27-49页 |
·北泉板凳龙舞的表演特征 | 第27-43页 |
·龙舞道具及音乐 | 第27-33页 |
·演出的基本表演形式 | 第33-37页 |
·北泉板凳龙舞的表演风格与价值 | 第37页 |
·北泉板凳龙舞的表演特性 | 第37-39页 |
·板凳龙舞代表节目《龙舞闹春》基本表演形式 | 第39-43页 |
·北泉板凳龙舞的文化体现 | 第43-44页 |
·北泉板凳龙所表现的“天人合一”观念 | 第43-44页 |
·北泉板凳龙舞的凝聚精神 | 第44页 |
·北泉板凳龙舞的象征意义 | 第44-46页 |
·祈福祈雨 | 第45页 |
·自娱自乐 | 第45-46页 |
·彰显威力 | 第46页 |
·人丁兴旺 | 第46页 |
·北泉板凳龙的艺术审美 | 第46-49页 |
·圆在板凳龙中的体现 | 第47页 |
·缠、绕在板凳龙中的体现 | 第47-48页 |
·“气韵”在板凳龙中的体现 | 第48页 |
·“形神”在板凳龙中的体现 | 第48-49页 |
5 北泉板凳龙保护措施及个人建议 | 第49-55页 |
·北泉板凳龙的保护措施及五年计划 | 第49-52页 |
·濒危状况 | 第49页 |
·北碚区的保护措施 | 第49-50页 |
·保护措施 | 第50页 |
·五年计划 | 第50-52页 |
·笔者个人建议 | 第52-55页 |
·当地政府发挥主观能动性,起到良好的监管作用 | 第52-53页 |
·确保落实管理工作 | 第53页 |
·开展学校舞龙文化 | 第53页 |
·鼓励民众广泛参与 | 第53-54页 |
·板凳龙舞产业与社会接轨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8页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58页 |
C.附件:访谈实录 | 第58-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