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2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长沙城郊结合部农业资产侵财研究 | 第13-24页 |
1 农业资产侵财犯罪的行为特征 | 第13-17页 |
·从犯罪的结合形式看,二人以上结伙作案占多数 | 第14页 |
·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构成看,农民、低文化者犯罪居高 | 第14-15页 |
·从犯罪工具来看,有机动性、科技性的特点 | 第15页 |
·从犯罪对象分析,以盗窃为主 | 第15-16页 |
·从犯罪时段来看,多数都是利用夜间黑暗之机 | 第16页 |
·从犯罪心态上看,"利欲型"犯罪占主导地位 | 第16页 |
·从损害结果上看,制售假种子等农业资产侵害结果大 | 第16-17页 |
·从隐秘程度上看,农业资产投毒案件隐蔽性较强 | 第17页 |
2 农业资产侵财犯罪的产生原因 | 第17-24页 |
·很多犯罪嫌疑人把目光投向农业资产 | 第17-18页 |
·农村地区基层组织管理职能较城市弱化 | 第18页 |
·农村派出所基层公安警力少 | 第18-19页 |
·农民法律安保意识普遍不强 | 第19-20页 |
·法制教育宣传不够。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 第20-22页 |
·犯罪所得农业资产销赃容易 | 第22-23页 |
·农村地区农业资产的技防措施严重不足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长沙城郊结合部农业资产侵财防控措施与结论 | 第24-36页 |
1 长沙城郊结合部农业资产侵财犯罪的防控措施 | 第24-34页 |
·加强农村地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 第24-26页 |
·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增加劳动力就业机会 | 第26-27页 |
·加强农村地区社会面管理,打造全社会防控体系 | 第27-28页 |
·封死销赃渠道 | 第28-29页 |
·相关部门要加强种子市场监管 | 第29-31页 |
·切实推进农村地区技防工作 | 第31-34页 |
2 长沙城郊结合部农业资产侵财结论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