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工作性状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复合地基概述第12-17页
     ·复合地基的分类第12-14页
     ·复合地基的加固效用第14-15页
     ·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第15-17页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第17-21页
     ·实验研究第17-18页
     ·计算机模拟与数值分析第18-19页
     ·解析法研究第19-21页
   ·存在的问题及本文所做的工作第21-23页
     ·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作用机理第23-33页
   ·引言第23页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与刚性基础复合地基的区别第23-24页
   ·柔性基础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第24-31页
     ·上部路堤填土的作用机理第24-27页
     ·水平加筋垫层的作用机理第27-30页
     ·加固区桩、土间相互作用第30-31页
     ·桩端下卧层土体的支承作用第31页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计算第33-44页
   ·引言第33-36页
     ·桩土应力比影响因素第33-34页
     ·常用桩土应力比计算方法第34-36页
   ·柔性基础下桩土应力比计算第36-42页
     ·力学模型及假定第37-38页
     ·路堤填土受力分析第38-39页
     ·水平加筋垫层变形及受力分析第39-41页
     ·桩土应力比分析第41-42页
   ·算例分析第42-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4章 考虑土拱效应的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第44-65页
   ·引言第44页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理论第44-50页
     ·加固区压缩计算方法第45-47页
     ·下卧层压缩量计算方法第47-50页
   ·考虑土拱效应的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第50-56页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0-55页
     ·变形协调方程第55-56页
     ·方程求解第56页
     ·下卧层压缩量求解第56页
   ·算例分析第56-57页
     ·工程实例一第56-57页
     ·工程实例二第57页
   ·参数分析第57-64页
     ·填土高度的影响第57-58页
     ·填土压缩模量第58-59页
     ·桩长的影响第59-60页
     ·桩间土压缩模量的影响第60-61页
     ·桩体压缩模量的影响第61-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设计方法探讨第65-77页
   ·引言第65页
   ·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设计思想第65-71页
     ·工后沉降的定义第66-67页
     ·按工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第67-71页
   ·承载力验算与稳定性分析第71-75页
     ·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第71-74页
     ·路堤稳定性分析第74-75页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结语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致谢第85-87页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路风化层路堑边坡合理施工工艺研究
下一篇:基于PC的高速数据获取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