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的传播特征与传播模式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微博客的发展现状 | 第14-19页 |
·微博客的定义 | 第14-16页 |
·微博客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 第16-17页 |
·微博客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 第17-19页 |
第三章 微博客的传播特征 | 第19-24页 |
·非线性与裂变性 | 第19页 |
·碎片化与实时性 | 第19-20页 |
·开放性和整合性 | 第20-22页 |
·终端与接入方式多样化 | 第22页 |
·鲜明的自媒体特性 | 第22-24页 |
第四章 微博客的传播模式 | 第24-41页 |
·相关理论及概念解析 | 第24-26页 |
·节点 | 第24-25页 |
·节点的涵义 | 第24页 |
·节点的类型及实例 | 第24-25页 |
·六度分隔理论 | 第25-26页 |
·相关传播模式分析 | 第26-29页 |
·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第26-27页 |
·谢新洲的网络传播基本模式 | 第27-28页 |
·张庆永的微博客信息流动模式 | 第28-29页 |
·微博客的传播模式构建与解析 | 第29-41页 |
·不同情形下,用户(?)在微博客传播中的身份变化 | 第33页 |
·微博客的信息流动方式 | 第33-34页 |
·微博客的功能及用户传受行为对信息传播的影响 | 第34-38页 |
·影响和制约微博客用户的因素 | 第38-39页 |
·微博客系统与互联网其它系统的信息输入与输出 | 第39-4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49页 |